“高手在民间!”浙江,男子上山砍竹子,为了节省运输时间,灵机一动,将毛竹全部捆绑在一起,顺势滑下山坡,以前砍竹子,是一根一根的晃下去,既费力又费时,现在就是平的地方,铺一根根的,一把一把的放下来,放到下面装毛竹的地方,一次性能捆几十根竹子!网友:不懂就要问,为何如此丝滑?
当时男的砍完竹子,瞅着堆成小山似的毛竹,心里犯愁。往常一根一根往下运,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一天也运不了多少。他盯着面前的山坡,又看了看手里的绳子,忽然心里有了谱。
他先挑了块坡度合适的地方,把砍好的毛竹码得整整齐齐,用粗绳子使劲捆成一捆。拽了拽试试松紧,觉得差不多,又在坡上稍平的地方铺了几根竹子当轨道。
接着,他跟同伴一起把捆好的毛竹推到坡边,顺着铺好的竹子轻轻一放。毛竹捆顺着山坡 “咕噜噜” 往下滑,速度不快不慢,稳稳当当的。村民们看了都乐了:“这法子真绝,省老鼻子劲了!”
他自己也没想到这么顺当,越来越顺手,不到半天就把所有竹子都运到了山下。以前都得好几天!
这事儿真应了 “高手在民间”。干活的人在地里摸爬滚打,总能根据实情想出巧法子,又省力又管用。男子这办法看着简单,里头藏着不少门道 —— 选坡度、捆竹子、铺轨道,哪一步都得琢磨透,不然要么滑不动,要么容易散。
老话说 “熟能生巧”,一点不假。天天跟竹子打交道,哪能不知道咋运最省劲。这些智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在一次次干活中摸出来的,是经验攒出来的,也是脑子活泛的体现。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好多新法子,最初都来自普通干活人的摸索。他们可能没念多少书,但在自己熟稔的行当里,总能想出让人佩服的妙招。
从‘一根一根扛’到‘捆起来滑’,变的是方法,不变的是劳动里的智慧传承,给咱劳动人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