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清楚,这哪里是“防御”? 荷兰早年在国际事务里一直拎得清,靠中立立场避

海星领航 2025-08-22 00:09:25

明眼人都清楚,这哪里是 “防御”? 荷兰早年在国际事务里一直拎得清,靠中立立场避开不少地缘麻烦,现在却主动拆了 “中立” 的招牌,跟着欧洲多国往乌克兰局势里掺手。 之前它就没闲着,又是帮乌克兰建海上无人机攻击体系,又是成首个给乌送 F-16 战机的北约国家,现在直接派兵,步子越跨越大。 不光是荷兰,整个欧洲在对乌援助上早就形成了 “惯性”。 欧盟搞的军事援助团里,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这些国家轮流上,到现在已经训练了超过 7.3 万名乌克兰官兵,武器装备更是一批接一批往乌境内运。 大家好像都觉得,把俄罗斯削弱了,欧洲就能安全,却忘了安全从来都是相互的,俄罗斯的底线摆得明明白白,怎么可能任由北约把军事力量往自己家门口推。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早说过,欧洲军队若部署到乌克兰,就是北约正式介入冲突,俄方绝不可能接受;普京也明确表态,不管以什么名义,北约军队进乌克兰都算 “对俄宣战”,反制措施只会到位。 这些话不是随口说说,去年欧洲对俄能源制裁的反噬,就是最好的教训。 之前为了跟俄罗斯划清界限,欧洲硬着头皮断俄能源,结果天然气价格一度飙到冲突前的 10 倍,德国鲁尔区不少依赖天然气的工厂直接停产,老百姓冬天取暖成本翻了好几倍。 现在能源危机的余温还没散,欧洲又在军事上往俄红线踩,就不怕再来一轮反噬? 更现实的是,欧洲现在的日子本就不好过。通胀居高不下,民众生活压力大,不少国家内部对 “援乌” 的质疑声越来越响。 德国去年就有民众上街抗议,反对政府把纳税人的钱拿去买武器送乌克兰;法国大选时,“减少对乌援助” 也成了不少候选人的竞选主张。 荷兰这 300 名军人看似不多,却是个危险的信号,欧洲好像还没从 “借乌弱俄” 的短视里醒过来,总觉得能靠外力左右局势,却没算清楚自己的成本账:援乌的钱、军事部署的开支,最终都要落到欧洲民众和企业头上;而俄罗斯的反制一旦落地,欧洲的能源、贸易、安全都会再受冲击。

0 阅读:42

猜你喜欢

海星领航

海星领航

海星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