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夜晚,武则天以肚子疼为由,将御医沈南璆叫到宫中诊脉。 夜漏已深,大明宫的烛火

古往趣话社 2025-08-22 13:06:41

一天夜晚,武则天以肚子疼为由,将御医沈南璆叫到宫中诊脉。 夜漏已深,大明宫的烛火却亮如白昼。沈南璆提着药箱穿过寂静的回廊,冰凉的玉石栏杆上凝着露水,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每一步都踩得他心头发紧。他太清楚,这深宫里的深夜传召,从来不止"诊脉"这么简单。 进了寝殿,武则天斜倚在龙榻上,明黄的帐幔半垂,遮住了她半边脸。殿内伺候的宫女太监都低着头,连呼吸都放轻了。"陛下龙体不适?"沈南璆跪下请安,指尖微微发颤。他行医二十余年,伺候过三朝皇室,却从没像现在这样如履薄冰。 武则天没立刻说话,只挥了挥手,殿内的人瞬间退得干干净净。"沈御医近来身子可好?"她的声音透过帐幔传出来,听不出喜怒。沈南璆心里咯噔一下,上周他给太子李显诊病,回来后就听说陛下把太子身边的侍读杖责了二十,这会儿提起"身子",不知藏着什么深意。 "劳陛下挂心,臣一切安好。"他伏在地上,不敢抬头。帐内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接着是瓷器轻碰的声音。"朕近日总睡不安稳,心口发闷,你给看看。"武则天的声音近了些,他能闻到帐幔里飘来的龙涎香,混着淡淡的药味。 按规矩诊脉该悬丝,可武则天却让他近身。沈南璆的手指搭上她的腕脉,只觉脉象平稳有力,哪有半分不适的样子。他心里透亮了,这哪是看病,分明是试探。上个月张易之兄弟入宫侍奉,朝堂上议论纷纷,他在太医院曾无意间跟同僚感叹过"外戚干政非国家之福",难不成这话传到了陛下耳朵里? "陛下脉象平和,只是有些郁气不畅。"他斟酌着措辞,"臣开副疏肝理气的方子,陛下按时服用,再静养几日便好。"武则天轻笑一声,那笑声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沈御医倒是实诚。"她缓缓道,"前日朕看了份奏折,说太医院有人非议朝政,你说这事该如何处置?" 沈南璆的后背瞬间沁出冷汗。他叩首在地,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臣不敢妄议朝政,只知医者仁心,陛下龙体安康,便是天下之福。"帐内沉默了片刻,久到他以为自己要栽在这里,才听见武则天说:"你起来吧,方子不用开了。" 他谢恩起身,眼角余光瞥见武则天正看着墙上的《万国朝贺图》,眼神深邃。"你退下吧,今夜的事,不必对外人提起。"沈南璆提着药箱退出寝殿,夜风一吹,才发现里衣已被冷汗浸透。 回太医院的路上,他望着天边的残月,突然明白过来。这深宫之中,帝王的"肚子疼"从不是真的疼,而是权力场上的暗语。今夜的诊脉,是警告,也是恩赐。能在武则天手下活下来的人,靠的从来不止医术,还有揣度圣心的分寸。这无声的较量,比任何疑难杂症都更让人胆战心惊。

0 阅读:0
古往趣话社

古往趣话社

一起趣话,畅聊历史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