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提出,乌克兰要求的安全保障应该由美国、法国、英国和中国共同提供,俄罗斯也可以参与。 但泽连斯基已经明确表示拒绝中国参与,他的理由是中国没有援助乌克兰。 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一直保持中立,没有偏向哪一方,主张通过谈判来解决纠纷。 这番话从表面看,似乎是俄罗斯在推动一个多边合作框架,希望通过大国的共同努力来为乌克兰提供某种安全保障。可是,泽连斯基拒绝中国的参与,确实反映了乌克兰在这场战争中的困境和焦虑。 毕竟,从乌克兰的角度看,中国在这场冲突中的“中立”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即便中国多次呼吁和平对话,支持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但面对实际的战场局势,乌克兰显然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实质性支持,尤其是在军事和经济援助上。 不过,我们也得看到中国的立场。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一直强调外交解决,主张通过对话而不是对抗来化解纷争。 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大国的责任和战略思考,力图避免直接卷入这场冲突中,因为一旦涉及其中,后果可能远远超出预期,影响全球格局与稳定。 而且,中国的立场,实际上是与它自身的长期外交政策相符的——和平共处、非干涉内政、推动多边主义。 泽连斯基对中国参与提出反对意见,表面看是因为没有得到援助,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是他对中国立场的不信任。 毕竟,在这场战争爆发以来,中国的态度一直不够“激进”,没有像美国那样提供军事支持,甚至没有像欧盟那样迅速加大对乌克兰的经济援助。 乌克兰或许觉得,中国的“中立”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是“袖手旁观”,甚至有点冷漠,这让他们觉得失望。 再看看俄罗斯的提议,拉夫罗夫的说法无疑是一种外交博弈,试图将中国纳入一个多国的安全保障框架。这对于俄罗斯来说,可能是一个尝试扩大其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的举措。 毕竟,俄罗斯一直在力求通过与大国的合作来塑造自己的话语权。 可问题是,这样的提议不仅挑战了现有的国际安全秩序,也可能让中国陷入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如果中国介入其中,难免会被乌克兰甚至西方视为支持俄罗斯的举动,进一步激化两者之间的矛盾。 从长远来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并不是通过增加大国的介入,而是找到一个能被各方接受的外交解决方案。 乌克兰的拒绝其实也反映了他们对这场战争中未来局势的不确定感,特别是希望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实质性支持,尤其是军事援助。 而对于中国来说,始终保持中立和呼吁和平,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中国深知,一旦卷入其中,不仅可能影响到与俄罗斯的关系,甚至可能破坏与西方国家的合作关系,这样的两难局面,任何大国都不愿轻易踏足。 在这个复杂的局势下,我们不禁要问:国际社会是否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来应对这种局面? 乌克兰想要的安全保障,不仅仅是援助,更是全球大国如何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找到平衡点。 对于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以及中国来说,这都不是简单的选择题,而是一场关于战略、信任与利益的大博弈。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拉夫罗夫 外长拉夫罗夫
🌛美国和俄罗斯本想趁着大家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私下里快速达成“乌克兰瓜分指
【13评论】【5点赞】
用户10xxx05
拒绝中国是对的,因为中国也根本不会为这种无脑国家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