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不是敌人,再三考虑,莫迪还是决定“向东看”。 过去几年中印关系走得并不顺,2020年加勒万河谷的冲突让两国关系跌到低谷,边境对峙、贸易受阻、人员往来几乎停摆,信任一度岌岌可危,但危机往往藏着转机。 2024年10月,莫迪和中国在俄罗斯喀山会面,算是按下了关系“重启键”。 那次会晤双方达成共识,要以相互尊重为基础,逐步改善关系,从那时起,边境局势稳下来,交流也慢慢恢复,这次王毅访印就是延续这份势头,带着更务实的态度往前走。 莫迪在会见中说稳定的中印关系不只关乎两国人民,也对地区和全球意义重大,他还提到,期待明年在天津的上合组织峰会上再次与中国主席见面,继续喀山的良好势头。 王毅也回应,中印该以战略眼光看待彼此,携手应对全球挑战,推动多边主义,抵制单边霸凌,这话听着简单,但背后是两国对合作前景的共识,中印不是对手而是能一起干大事的伙伴。 双方已经开始动真格,过去几年边境一直是敏感点,但通过多轮军长级会谈和特别代表机制,双方逐步实现脱离接触,边境恢复了平静。 这次访问双方同意设“专家组”和“工作组”,探索边境划界和管理的新办法,确保小分歧不闹成大争端,这份诚意和智慧,挺让人眼前一亮。 经贸方面也在升温,过去因为边境紧张,贸易受了不少影响,但现在双方在努力破冰,航班恢复、边境贸易重启、投资合作扩大,都在给双边经济注入活力。 中国对印度稀土出口放开,不仅帮印度高科技产业一把,也让两国在全球供应链上找到新契合点。 双方计划2026年办第三次中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会议,文化、教育、旅游方面的合作也在提速。 2025年,美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让全球贸易有点乱,印度因为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面临美国高达50%的关税,这让新德里重新思考对外关系布局。 中印靠近某种程度上是外部压力促成的,但更重要的是两国自身的战略考量,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中印合作有天然的潜力。 莫迪说稳定的中印关系是“亚洲世纪”的基石,王毅也强调健康的雙邊关系符合两国长远利益,也顺应发展中国家的期待,这份共识超越了短期博弈,展现了两国作为全球南方重要成员的责任感。 千百年前,茶马古道就把两国通过贸易和文化连在一起,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最近提到,这条古道不仅是商路,更是文化桥梁。 中印在用新的方式延续这份传统,比如凯拉什-曼萨罗瓦尔朝圣之旅的恢复,不只是宗教交流,更是两国人民心连心的象征。 中印合作空间很大,无论是上合组织框架下的多边合作,还是双边的人文交流、经贸互利,都有不少机会,但挑战也没少,边境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高层妥协,战略互信也得慢慢磨合,不过,正如莫迪说的,中印不是敌人而是能一起创造未来的伙伴。 信息来源湖北日报
炸锅了!印度又要与中国翻脸,特朗普力挺印度! 说白了,这次中国去印度访问可是
【12评论】【10点赞】
大牛
一根骨头的事,老美手一松一根骨头扔过去,阿三立马摇尾迎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