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太废了,他的溃败速度,历史罕见!黄巢接手残破西安城墙,坚守两年半;洪秀全在清兵三面围攻下,坚守三年。如果李自成能像他们一样在坚守两年以上,清军应该没有机会问鼎天下。 李自成这个人啊,说起来真是明末清初那段历史里最让人唏嘘的角色之一。 他本来是个驿卒,后来成了义军领袖,最后竟然亲手把明朝给推翻了。 但这老兄干得最离谱的,不是他推翻了明朝,而是他后面那一系列神操作,简直像是在给清军当向导,八个月就把整个北方拱手让给了满清。 咱们得从头说起。 李自成起义的时候,正好赶上明朝最头疼的时候——精锐部队都在辽东跟八旗死磕呢。 这就好比家里壮劳力都出门打架去了,留下个空院子,李自成这时候翻墙进来,确实捡了个大便宜。 李自成的大顺军在中原和关中一带闹得欢实,跟清军的战略行动配合得那叫一个默契,简直像是商量好的。 最要命的是,李自成着急忙慌地就去打京城了。 1644年三月,他的大军攻破京城,崇祯皇帝倒是有骨气,没有南迁,在煤山上吊。 其实“史书凌轩阁”觉得,崇祯如果南迁,依靠长江天险,并非不能坚持。 但历史没有如果。 崇祯死后,李自成没有好好埋葬他的尸首。 这一下可好,李自成自己把"弑君"的帽子戴稳了。 要知道在古代,弑君可是天大的罪名,这就给了多尔衮一个绝佳的借口——"为君父报仇"。 清军打着这个旗号入关,简直是名正言顺,理直气壮。 李自成在京城待了四十天,史称"四十日京城"。 这段时间他干啥了呢?忙着追赃助饷,说白了就是抢钱。 他对明朝旧臣严刑拷打,逼他们交出家产。 这种短视的行为彻底寒了士大夫阶层的心,等清军一来,这些人自然倒向了满清。 尤其是李自成管不住自己的部将刘宗敏。 刘宗敏这个家伙打仗挺猛,但完全没脑子,他居然抢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 更让吴三桂生气的是,刘宗敏把他爹吊起来打,就是为了抢银子! 等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率军出征山海关。 这场大战打得那叫一个惨,李自成的大顺军虽然人多,但怎么打得过久经沙场的八旗铁骑? 而且还有吴三桂这个亡巴丹,带着精锐的关宁铁骑打李自成! 这一战下来,大顺军溃不成军,李自成仓皇逃回,匆匆忙忙在武英殿即位称帝,第二天就溜之大吉。 这一跑可就收不住脚了。 李自成一路向西逃窜,清军在后面紧追不舍。 您猜怎么着?八个月时间,李自成把整个北方丢得干干净净。 除了潼关好歹守了几天,其他地方基本上是一触即溃。 这种崩盘速度,在古代历史上都是非常少见的。 最让人想不通的,是李自成的后来一些操作。 他居然把荆州和襄阳这些战略要地都让给了清军,这就好比把大门钥匙直接送给强盗。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荆州和襄阳可是长江中游的咽喉之地。 南宋靠着这里扛了蒙古几十年,后来吴三桂反清也是在这里被挡住。 哪怕金庸这个文人都知道,郭靖要在襄阳死战。 李自成倒好,直接放弃,这不是帮清军大忙吗? 不仅如此,李自成的残部后来还去攻打南明,把南明的长江防线搅得一团糟。 这就好比清军正在攻大门,李自成却在后院帮着他拆墙。清军能够那么快征服江南,李自成"功不可没"。 咱们来看看数据就更明显了。 郑成功后来干掉六万清兵,其中有一万是真正的满八旗; 李定国更厉害,消灭八万清军,包括一万两千满八旗; 就连那个反复无常的姜瓖,反正的时候还杀伤了上万清兵,其中两千是满八旗。 可是李自成呢?他对满八旗几乎没造成什么像样的伤亡,清军损失的主要是些汉八旗和绿营兵。 李自成从1644年三月进京到1645年五月战死,短短一年多时间,就把大好河山让给了清军。 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是清军派来的卧底呢。 当然啦,咱们也不能全怪李自成。 明朝末年确实已经烂到根子里了,天灾人祸不断。 李自成的义军本质上是一群饿疯了的百姓,他们缺乏长远眼光和战略规划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作为义军的灵魂人物,李自成确实缺乏一个开国君主的胸襟和眼光。 他身边又没有像样的谋士团队,决策全凭一时兴起,这才导致了这一连串的失误。 最可惜的是那些普通百姓。 他们跟着李自成起义,本来是想过上好日子,结果却迎来更加残酷的命运。 李自成若地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 历史没有如果,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要是李自成能稳住北方,与南明联合,历史会不会是另一个样子?可惜历史不能重来,李自成的一系列失误,最终让满清捡了个大便宜。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没有远见,终究是走不远的。
李自成太废了,他的溃败速度,历史罕见!黄巢接手残破西安城墙,坚守两年半;洪秀全在
候松呀
2025-08-24 15:12:18
0
阅读:189
笨笨
原因很简单,李自成的军队本来就是乌合之众和投降的明军,真正有战斗力的精锐就是手下六万老营,可惜在一片石一波全部送完,然后就是一触即溃烂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