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中国不帮美国了? 美国国债堆到了36万亿美元,像雪球越滚越大,随时可能爆雷,这时候很多人想起2008年金融危机,那时候中国出手拉过美国一把,但这次,中国的态度很明确:不救了。 为什么变了?一句话:心凉了。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全球经济摇摇欲坠,中国当时买了大量美国国债,帮着稳美元、救市场,算下来,那几年中国增持了超过8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真金白银地拉美国渡过难关。 结果呢?美国缓过劲来,转身就对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下狠手,芯片封锁、技术卡脖子一招接一招,这操作,好比下雨借你伞,天晴了你把伞折了还笑我傻。 36万亿美元国债,比美国全年GDP还高出一大截,这已不是临时缺钱,而是长期“借钱过日子”惯出来的病,中国再买债,也填不满这个无底洞。 与其掏钱买可能贬值的美元债,不如把钱花在刀刃上:搞芯片研发、投新能源、造大飞机……这些“卡脖子”的地方,必须自己强才行。 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悄悄“去美元化”,巴西、沙特甚至开始用人民币交易,中国也更愿意和金砖国家、亚投行这些“朋友圈”合作,而不是单独再陪美国冒险。 短期看,美联储可能还会降息、印钞来救急,但长期问题——比如政府花钱太大手大脚、两党成天斗法——这些根子上的毛病没人替它治。 如果美国国债真爆雷,全球股市估计要乱一阵,但也可能逼着更多国家摆脱美元依赖,寻找新的出路。 中国这次选择“不救”,不是赌气,而是清醒了。 国际关系不是做慈善,你帮别人,别人得领情,上次中国帮完美国,反手就被科技封锁,这谁还愿意第二次跳同一个坑? 说白了,国家之间处的是利益,不是感情,美国要是真想要别人帮忙,起码得拿出点诚意来,别老一边求人一边使绊子。 不过,“不救”也不是彻底甩手不管,如果通过IMF或者G20这样的国际组织一起协调,中国可能还会参与,但前提是:游戏规则得公平,不能老美国一个人说了算。 这个世界正在悄悄变天——从前是美国一枝独秀,现在多方力量慢慢崛起,美国这次危机,也许正是一个提醒:靠借债撑出来的日子,迟早要还,而真正的底气,永远是自己手里的技术、产品和粮食。 说到底,自己捅的窟窿,终归要自己补。
美急于同中国会谈,无非是美债出现了危机,想让中国买美债,美国目前只有一张牌,帮助
【18评论】【40点赞】
有摘烦
灭犹太财团就够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