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今天发文说:“一个自由、民主、独立的乌克兰。 这就是你们战斗的目标。 这就是我们努力的目的。 无论需要多久,我们都会与你们同在。因为自由的乌克兰就是自由的欧洲。 乌克兰,独立日快乐!” 冯德莱恩说“无论需要多久,我们都会与你们同在”,但欧盟27个成员国里,匈牙利根本不买这个账。欧尔班不仅自己投票反对乌克兰入盟,还搞了场全民公投,明摆着就是要让冯德莱恩的“团结”说辞下不来台。 这种分歧可不是偶然。欧盟内部早就分成了好几派,东边的爱沙尼亚、立陶宛这些国家,把对乌克兰的援助当成头等大事,前两年的援乌金额都占到本国GDP的2%左右;但南边的西班牙、意大利就不一样了,同样是欧盟成员国,它们的援乌投入连GDP的0.15%都不到。 今年三月欧盟想把对乌军援增加到400亿欧元,意大利外长安东尼奥・塔亚尼直接说“现在谈这个太早”,西班牙更是连决定都不肯做,匈牙利外长干脆放话“不会让纳税人的钱拿去买武器”。 连法德这两个欧盟核心国家也没达成一致。法国总统马克龙又是追加20亿欧元军援,又是张罗“志愿联盟”要派保障部队;德国却连乌克兰催了好久的“金牛座”巡航导弹都不肯给,还对马克龙“让乌克兰获胜”的说法颇有微词。 欧盟外长会议上那些“广泛政治支持”的漂亮话,根本掩盖不了各国私下里的小九九——东欧国家怕俄罗斯打过来,一心想把欧盟绑上战车;南欧国家自己经济就够糟了,哪有闲钱管别人的闲事。 冯德莱恩说要“与乌克兰同在”,但欧洲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可不轻松,更头疼的是难民问题。全欧盟接收了430万乌克兰难民,光德国就挤了120万,波兰也有100万。这些人要吃要住要上学,当地政府压力山大。德国、波兰去年就哭着喊着让欧盟再拨点款,说难民负担太重了,分配得一点都不公平。 欧盟虽然把难民临时保护期限延长到了2027年,却偷偷摸摸搞起了“自愿遣返”,还要在柏林、布拉格这些地方设难民中心,明着是帮难民规划未来,实则是想劝他们早点回家。毕竟养着400多万人不是小数目,欧盟之前给了150亿欧元,现在又要加40亿欧元,但钱再多也架不住这么花啊。 经济账算下来,很多国家都开始犹豫了。意大利、西班牙这些南欧国家,债务早就超过GDP的100%了,哪还有余粮援乌?法国想派“保障部队”,希腊总理直接怼回去,说这根本偏离了“尽快结束冲突”的目标。 大家心里都清楚,援助乌克兰就像填无底洞,冯德莱恩说欧盟已经给了1340亿欧元支持,但这些钱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最终都得摊到各国纳税人头上。现在连欧盟自己都承认,能源价格短期内回不到战前水平,老百姓过日子都紧巴巴的,谁还愿意无休无止地往外掏钱? “自由的乌克兰就是自由的欧洲”,冯德莱恩这话听着挺有道理,但细琢磨起来根本站不住脚。欧洲的情况复杂着呢,哪能这么简单地画等号?东欧国家怕俄罗斯,觉得援助乌克兰是为了自己安全;南欧国家更关心饭碗问题,觉得还不如把钱用在本国经济上。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说得直白:乌克兰加入欧盟会让欧洲“永久面临间接军事冲突威胁”,这种风险不是每个国家都愿意承担的。 冯德莱恩想把全欧洲的命运都和乌克兰绑在一起,但成员国们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法国和英国张罗着要派“保障部队”,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当场拒绝,说这种事必须有美国参与才行;德国也表态说要谨慎,生怕惹祸上身。 欧盟虽然嘴上说要支持乌克兰入盟,但真到了要出血出力的时候,大家就开始互相推诿。就像那个400亿欧元的军援提案,喊了半天也没个结果,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一边给乌克兰送钱,一边又在悄悄搞“止损”。嘴上说着“无论需要多久”,实际上却在讨论难民“自愿遣返”,还想让乌克兰人自己评估“重返家园的生活条件”。 冯德莱恩说“当乌克兰强大时,欧洲也会更强大”,但欧盟连自己的防务都搞不明白——法国想搞“欧洲核威慑”,没人响应;英国智库说派2.5万人部队都面临弹药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把“自由欧洲”的希望寄托在乌克兰身上,听起来更像句空洞的政治口号。 俄罗斯人早就看穿了这一点。梅德韦杰夫之前就嘲讽冯德莱恩删帖改话的操作,说欧盟不过是美国的傀儡。这话虽然难听,却点出了个现实:欧盟连自己内部意见都统一不了,又怎么可能实现“自由欧洲”的承诺? 冯德莱恩的独立日贺文写得再感人,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欧洲对乌克兰的支持,早就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够的问题了。这场冲突拖得越久,欧盟内部的裂痕就越大,到最后可能连表面的团结都维持不住。
世界上有四个主要国家是无赖。第一个:印度。受宗教影响,这个国家人爱吹牛、
【40评论】【2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