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州城外三十里,有个临江小镇,江边有座老庙,传说是花蕊夫人费氏的祠堂,当地人都说挺灵 验。镇上大户钟家,就挨着这庙。 钟家有钱,又好体面,总爱请有名的先生来家里教孩子。钟家外甥谢琏也来此读书。 谢琏长得俊朗,气质清爽,大伙儿都喜欢他,常拉着他下棋喝酒、联诗对句。 钟家西院有个大花 园,修得格外讲究,亭台楼阁样样齐全。谢琏喜欢这儿清静,就在园子里住下了,一住快一个月。 这天,谢琏从外面回来,刚进园子,就见亭边有四个姑娘在嬉闹。她们看着也就十五六岁,一个个身段窈窕,模样娇俏。 谢琏以为是表姐妹们,笑着上前打招呼,走近了才发现都不认识。可姑娘 们一点不害臊,照旧说说笑笑。 谢琏问:“姑娘 们是不是走错地方啦?” 其中一个姑娘笑道:“我们是东边花家的姐妹,早听说你家园子漂亮,花草又香,就结伴来逛逛。没想到撞见公子,别见怪呀!” 谢琏想着或许是邻居家的姑娘,也就没多想。 到了晚上,谢琏正要睡,忽然听见窗户 “吱呀” 响,像是有人在推。 他起身一看,正是白天那个姑娘,竟直接推门进来了。 她笑着给谢琏行礼,声音柔柔软软的:“我们姐妹长得普通,能遇上公子这样的人,实在忍不住动了心,才敢偷偷跑来见你。今晚就伺候公子歇息吧。” 说着就拉谢琏上 床,两人温 存起来。 谢琏打趣道:“另外三个姐妹呢?怎么就你一个来?” 姑娘笑道:“明晚让她们也来分这份乐子。” 没多久,月亮西斜,鸡快叫了,姑娘披衣说:“我得走了!” 悄悄溜了出去。 次日晚上,谢琏点了香,开着窗等。 那姑娘果然带了个妹妹来,笑着对谢琏说:“昨晚的乐子,让给妹妹啦。” 又对妹妹说:“好好伺候公子。” 说完走了。 妹妹和谢琏也如胶似漆。 当晚,大姐又送三妹来。谢琏想留她们都住下,三妹说:“等你跟我们四个都成了亲,就轮流伺候你,周而复始。” 天快亮时,三妹起身说:“今晚让四妹来陪你,我们姐妹不能都出来,大姐会送她来的。” 第四天夜里二更,四妹果然打扮得漂漂亮亮,跟着大姐来了。 打这以后,四个姑娘轮流来,每晚两人陪谢琏。 谢琏暗自得意:自己一个书生,竟有这等艳 遇,一个就够稀罕了,何况四个!他写了篇《峨眉古意》的长诗,记下这段奇遇,诗里满是对姑娘 们的赞美和对长久相伴的期盼。 姑娘 们读了诗,都连声叫好,只有大姐叹了口气:“我们姐妹都是未嫁的姑娘,上次逛园子偶然遇见你,承蒙不嫌弃。可日子长了,你早晚要娶妻,我们也不能一直这样。将来怕是要鸾凤分飞,留下遗憾。现在的欢乐,说不定将来是祸 根啊。” 妹妹们听了,都抽抽噎噎地走了。 过了一年多,谢琏的父母果然派人来接他回家成亲。 姑娘 们赶来告别,四妹说:“大姐的话应 验了。按缘分,我们还有一年情分。你好好跟妻子过日子,成亲后找机会再来,我们在翠屏轩等你。” 她摘下一对金耳环当礼物,三妹也拿出翠钿、银镯、耳环,说:“回去给你妻子,表表我们的心意。” 大家哭着分别,谢琏把东西收进书箱。 回到家,谢琏很快成了亲,新婚妻子挺好,可他总惦记着那四个姑娘。 满月后,妻子回了娘家,谢琏独自睡觉时,梦见和姑娘 们重逢。 三妹说:“好久不见,跳支舞给你看吧。” 她甩动翠色的衣袖,舞姿轻盈奇妙,大姐唱了首《回风曲》,二妹和四妹一个吹 箫一个和唱,歌声婉转幽怨。 正听得入神,忽然外面号角、钟声响起,谢琏醒来,才知是梦,可梦里的歌词记得清清楚楚。 他借口完成学业,又去了舅舅家。 姑娘 们见他回来,更是殷勤。 谢琏在园子里住了半个多月,没见舅舅,舅舅起了疑心,夜里偷偷去看,只见谢琏正和几个姑娘赏月说笑。 舅舅一喊,姑娘 们一下子就没了。舅舅对舅妈说:“园子里树多,怕是有精 怪迷上谢琏了,赶紧送他走,不然要生病的。” 谢琏被送回家后,不到半年,果然因为思念姑娘 们病倒了,神情恍惚,卧床不起。 舅舅来看他,把事情告诉了谢琏父母。谢琏这才说实话,还拿出姑娘 们送的东西。 大家一看,全是泥巴捏的!父亲知道他被妖怪缠 上了,和舅舅去园子里找,没找到踪迹,又去花蕊庙求签。 在东廊一间没人去的小屋里,见供奉着 “巫山神 女”,四个塑像:东边的少了只耳环,右边两个缺了镯子和耳环,左边的少了两枚翠钿。谢琏父亲把泥巴捏的东西放上去,正好对上!他当场打碎塑像,让仆人扔到江里。 过了一个多月,谢琏的病果然好了,那些怪事儿再也没发生过。 本篇故事源于《剪灯余话》,天上没有白吃的好事。
四川30岁男子每天和57岁母亲一起睡,他洗澡时,母亲也待在浴室,他不叫她“妈妈”
【9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