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旭大校曾在2016年说过:中美两国一旦开战,美国有能力把中国的沿海城市全打烂,但中国也可以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都消灭,中国作为一个第三世界,还可以向西转移,重新建立自己的家,而美国,将从此失去自己世界第一强国的宝座。 2016年,中国国防大学专家戴旭大校在一次战略研讨中抛出的观点,至今仍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中美军事圈激起层层涟漪。 他直言不讳:若中美爆发冲突,美军凭借技术优势或许能摧毁中国沿海经济带,但中国同样能彻底清除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存在。 沿海城市固然重要,但中国早将经济命脉向西部延伸。 四川的集成电路工厂、陕西的航天产业群、新疆的能源枢纽,配合14亿人口的庞大内需市场,构成战时经济循环的备份系统。 这让人想起抗战时期工厂内迁重庆的壮举,而今日中国工业实力已让“战略西移”从被动防御转为主动筹码。反观美国,其在亚太的军事存在看似强大却暗藏致命弱点。 关岛基地距本土超万里,补给线如同悬于一线的风筝。 若东风导弹摧毁前沿基地,日韩盟友信心动摇,美元霸权的亚太支柱便将瓦解。美军将领私下坦言:“与中国的战争没有赢家,只有毁灭。” 军力对比上,中国在家门口的“反介入”能力已形成非对称优势。高超音速导弹年产能力超美国五倍,东风-17的10倍音速突防让现有反导系统形同虚设。 歼-20战机搭载的先进雷达探测距离领先美军同代机型,攻击-11隐身无人机与有人战机配合作战,大幅压缩空战成本。 但戴旭始终清醒:美军3800枚核弹头、68艘核潜艇、遍布140国的军事基地仍是难以撼动的存量优势。 中国正以“下饺子”般的造舰速度(年均下水吨位两倍于美)和“一带一路”陆权网络(连接138国基建)逐步改变地缘天平。 美军近年试图分散部署以规避中国导弹威胁,将冲绳兵力分散至菲律宾数百个小岛,却陷入新的困境。偏远岛屿后勤保障艰难,从澳大利亚调兵需穿越数千公里危险海域。 更致命的是美国工业空心化问题——F-35战机因零件短缺延迟交付三年,B-2轰炸机被迫拆解退役机获取备件。 而中国占全球56%的钢铁产能,战时一年可建造12艘现代化护卫舰,这种工业动员能力恰似二战时美国“一周下水一艘军舰”的传奇重现。 九年过去,戴旭的警示依然振聋发聩:大国战争没有廉价胜利,但充分的防御准备能扼杀冒险者的冲动。 当东风导弹守卫国门、西部戈壁的光伏电场成为能源备份、“一带一路”打破海上封锁时,这不是穷兵黩武,而是一个民族从百年沧桑中淬炼出的生存智慧——以实力遏制战争,以韧性赢得未来。 美国若固守冷战思维,终将如五角大楼报告所言:面对“日益强大且值得尊敬的对手”,霸权幻梦终将被现实击碎。 而中国的强大,始终是为了守护14亿人的发展权,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新路。 参考资料:美国在第二岛链有新动作——央广军事
戴旭大校曾在2016年说过:中美两国一旦开战,美国有能力把中国的沿海城市全打烂,
竹韵清风起
2025-08-26 14:54:0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