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见到特朗普之后,直接承认已调整对华路线,将站队美国脱离中国。 据媒体2025年8月26日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美国智库演讲时提到,过去在美国还没有全力打压中国的时候,韩国确实采取了两边讨好的策略。 但随着美国对中国政策越来越强硬,韩国不得不重新站队,只能在美国设定的框架下做决定。他虽然没说选边站三个字,但意思已经非常清楚,韩国选择了美国。 其实这件事并不突然,近几年中韩关系本来就在走下坡路。一方面,两国很多产业越来越像,互相竞争多了,合作少了,另一方面,美国一直在对韩国施压。 韩国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都深受美国影响,从军队指挥权到关键技术,甚至金融体系,都离不开美国的支持。所以,哪怕明知会影响到与中国的经贸往来,韩国也只能这么做。 但有意思的是,韩国嘴上说要脱离中国,经济上却根本离不开中国。数据显示,2024年中韩之间的贸易额仍然高达2.33万亿元,韩国还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中国已经连续二十年是韩国最大的贸易对象、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这种深度的经济联系,不是总统说一句话就能切断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李在明表态的同时,中韩实际经贸往来还在增加。从去年11月开始,中国对韩国普通护照实行15天免签政策,带动了大量商务和旅游交流。 根据上海海关统计,政策出台后,韩国来华人数明显上升,仅去年12月,浦东机场就接待了超过13万人次的韩国旅客。 同时,韩国对中国的出口还增长了8.6%,尤其是芯片等产品卖得更多。这些实际情况,好像跟总统说的脱离并不完全一致。从经济上看,韩国对中国的依赖远远不止于表面的贸易数字。 在半导体、电池、汽车、显示器这些关键行业,韩国非常依赖中国的市场和供应链。比如半导体,这是韩国最赚钱的出口产品,但三分之一以上都卖到了中国。 再比如电动汽车电池的几种核心材料,百分之六十以上都从中国进口,有些甚至完全依赖中国供应。如果中国断供,韩国很多工厂可能都得停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韩国政府嘴上说得严厉,但很多企业却不敢真撤出中国。不少大企业一边配合政府表态,一边继续在中国加大投资。 比如一些韩国食品企业仍在沈阳扩大运营,多家韩资银行也在沈阳开了分行。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韩企业还在合作发展新能源技术。企业这些实际行动,显然跟政治口号是两回事。 所以我们看到,韩国政府高调向美国靠近,但企业却仍紧紧抓住中国市场,总统说要脱离中国,但贸易、投资、人员往来却该怎样还怎样。 这种言行不一,也正好反映出韩国在中美之间的真实处境,安全上要靠美国,经济上又舍不得中国。 所以说,李在明这次表态,并不完全是韩国自己独立做出的决定,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压力下的结果。甚至可以说,这不是自主选择,而是不得不服从。 但对韩国来说,这条路并不好走。中国毕竟是其最大的经济伙伴,如果真的脱钩,韩国企业会最先受伤。 从全球产业链来看,韩国和中国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不止是买卖关系,更是一起生产、一起研发的合作关系。硬要分开,对谁都没好处。 所以总体来看,韩国这次调整对华路线,是在美国压力下、以安全考虑为主要原因的政策宣示。但它改变不了中韩经济深度绑定的现实,也切不断两国在地理、文化和产业上的长期联系。 韩国未来还是会在安全靠美国和经济靠中国之间艰难平衡,只不过这一次公开承认自己选了边罢了。 而从中国的角度看,或许不必对韩国这番话反应过度。中韩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已经生效,产业链协作还在加强,民间交流也在恢复,这些都是两国关系的稳定基础。 但对于韩国来说,考验并未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接下来,韩国将如何在中美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将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参考资料: 李在明:韩国不能再走“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路线——观察者网2025-08-06 韩国何以成为中国第二大经贸合作伙伴——新浪财经2025-01-21 打破惯例的访问:李在明用心准备,特朗普另有盘算——光明网2025-08-26
韩国总统见到特朗普之后,直接承认已调整对华路线,将站队美国脱离中国。 据媒体2
初六睡不醒社会
2025-08-26 19:01:35
0
阅读:45
追风少年
一个没有主权,半殖民地的国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