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共和国0001号烈士,1955年授衔时,彭老总一提到他的名字,毛主席就忍不住

断代史鉴 2025-08-30 11:56:24

他是共和国0001号烈士,1955年授衔时,彭老总一提到他的名字,毛主席就忍不住泪流满面,汇报被迫中断,他是谁? 1921年3月,毛主席考察南县第一高等小学,听说学生段德昌因督学贪污、伙食恶劣,带头组织同学抗议,最终督学被撤职,自己却受警告处分。 毛主席当即提出见他,两人相谈甚欢,这个敢担当、有抱负的青年,深深印在毛主席心中。 “五卅”惨案爆发后,段德昌牵头组建“青沪惨案南县雪耻会”,带人在码头查禁洋货,同年6月加入共青团,9月转为中共党员。 组织看中他的才干,送他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他在声讨蒋介石叛变的公开信上签名,遭禁闭。 蒋介石亲自拉拢,却被他怼得哑口无言:“我为国民革命而来,提意见是盼革命早成,何罪之有?要关就关,欲除就除,无错可认!” 蒋介石恼羞成怒将其开除,幸得周总理赏识,推荐他进入中央政治讲习班继续学习。 随后,段德昌投身北伐战争,任第8军政治部宣传科长。 攻打醴陵、平江、汀泗桥时,他带宣传科人员冲前线,抬担架、送物资、做战地宣传,被群众赞为“铁科长”。 蒋介石签发表扬通报时,曾向心腹感慨:“为何段德昌这般有才的人,偏偏跟着共产党?” 1926年武昌战役,段德昌率军攻南门,十多天不下火线,时任第8军1营营长的彭老总对他敬佩不已。 后来追歼逃敌时,两人在玉泉山关帝庙偶遇,彻夜长谈。 彭德怀问:“共产党员打仗为何如此勇敢?”段德昌答:“勇敢源于理想——共产主义要消灭人剥削人,让工农都过好日子。” 这番话点醒了迷茫的彭老总,让他下定决心追随共产党。 1927年“马日事变”后,段德昌转移到贺龙任军长的第20军,参与南昌起义,起义军溃散后,他化装潜回湖北,又奉命赴鄂西开展农运。 1928年1月,在段德昌的介绍下,彭老总入党,此后多年,彭老总填写任何履历表,都会在“入党介绍人”栏端端正正写下“段德昌”,终身认他为“革命领路人”。 随后他率队奇袭团防局,攻克公安县城,处决40余名劣绅,释放被捕党员与群众,将没收的粮款分给贫苦农民,史称“公安暴动”。 他用缴获的武器组建公安游击大队,后转战洪湖,与当地游击队合编为洪湖游击队,任队长,一边严格练兵,一边创建革命根据地。 面对国民党军“围剿”,他率部避实击虚,日夜骚扰敌军,在聂家岭击溃敌军1个团,又连获三官殿、杨树峰等战斗胜利,逐步扩大洪湖根据地,使江陵、石首、监利等地根据地连成一片。 他还总结出“敌来我飞,敌去我归,敌多则跑,敌少则搞”的游击战术,与毛主席提出的“十六字诀”游击战术异曲同工。 1930年,洪湖游击队扩编为红6军,段德昌任纵队长,三个月内连克十余座城镇,推动洪湖苏区正式成立,成为湘鄂西面积最大、最稳固的根据地。 1931年两次反“围剿”中,他用“只打虚,不打实,要打必胜”的战术,四克朱河、两占峰口,恢复并扩大苏区,部队发展到2000余人。 1931年,王明“左”倾路线执行者夏曦到湘鄂西,将红2军团缩编为红3军,段德昌领导的独立团扩编为红9师,他任师长。 然而此时,夏曦发起“肃反”运动,大批革命功臣被诬为“改组派”,惨遭迫害,洪湖苏区丢失,红军从2万余人锐减至3000人。 段德昌坚决反对,每次开会都拍案抗争,遭夏曦忌恨。 1933年3月金果坪会议上,夏曦声称丢苏区是“肃反”不彻底,还提议解散党组织,段德昌当场质问:“你把红军搞完、苏区搞光,是革命功臣还是罪人?” 1933年5月1日,夏曦召开“公审大会”,给段德昌安上“分裂红军”“搞暴动”的莫须有罪名,决定执行死刑。 段德昌毫无惧色,对众人高呼:“共产党人砍脑壳也要讲真话!我信中国革命必成,红军要打回洪湖,别忘洪湖人民;要恢复党组织,没党领导红军寸步难行;肃反到我为止,别再自相残杀!” 临刑前,他还叮嘱:“红3军子弹紧缺,杀我别用子弹,留给敌人,刀砍火烧都可!” 他牺牲时仅29岁,群众含泪安葬他,在坟前栽下29棵青松,不少人在祠堂供奉“火龙”牌位,铭记这位救民于水火的英雄。 段德昌最令人敬佩的,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绝对忠诚,哪怕付出生命,也要说真话、护正义,这份信仰的硬气,至今令人动容。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将“中共字第0001号”烈士证签发给段德昌,这份荣誉背后,是对他革命贡献的最高认可。 段德昌是湘鄂西苏区创建者、红军高级将领,却因内部错误蒙冤,他的经历,正是早期革命艰辛与牺牲的缩影。 后来他被列为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入选“新中国成立突出贡献英雄模范”,这些荣誉,是历史还他公道,是党和人民从未忘记他的证明。

0 阅读:41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