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毛主席去开会,却被一名战士拦下,可毛主席非但没有怪罪他,还让他当自己的警卫员,几年后,这名战士两次救下毛主席! 1927年9月,毛主席前往湖南浏阳文家市开前敌委员会会议,参会的都是营以上干部。 门口19岁的杨梅生攥着步枪,腰杆挺得笔直,他是第一团警卫班的战士,今晚的任务就是守好这个门,不让无关人员进去。 一个穿长袍的高个子男人走了过来,看着面生,杨梅生立刻上前一步,抬手拦住:“同志,里面正在开会,你得在外面等会儿。” 那男人愣了一下,接着笑了,声音温和:“小同志,你进去跟陈皓说一声,就说有个姓毛的要进来。” 杨梅生没多想,转身就往教室里跑,找到第一营营长陈皓,大声报告:“营长,门口有个姓毛的同志要进来,让我跟您说一声。” 陈皓一听,立马就明白了,赶紧起身往外走,还拉着杨梅生介绍:“这是中央派来的毛委员!” 杨梅生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拦的居然是毛委员,脸一下子就红了,赶紧立正敬礼:“毛委员,对不起,我没认出您。” 毛主席握着他的手,笑着说:“小同志,你警惕性挺高啊,好得很!” 谁也没想到,这次“误会”竟成了杨梅生和毛主席特殊革命情谊的开始。 部队考虑到毛主席的安全,想给他配个警卫员,找陈皓商量的时候,陈皓第一个就想到了杨梅生:“杨梅生跟毛委员是湘潭老乡,家里穷,人又机灵,靠得住,让他去最合适。” 毛主席一听是老乡,也挺乐意,还打趣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嘛。这小伙子原则性强,可靠,挺好。”就这么着,杨梅生成了毛主席的第一任警卫员。 杨梅生能走上革命路,也是一步步从普通人家的孩子拼出来的,1905年,他出生在湖南株洲县淦田镇一个小药商家庭,家里不算富裕,但父母还是供他8岁就进了私塾读书。 后来为了贴补家用,他去了长沙的一家药店当学徒,每天就是抓药、碾药、打扫卫生,日子过得按部就班,要是没遇到革命浪潮,他可能这辈子就当个药商了。 1926年,湖南省总工会组织工会斗争,杨梅生在药店听工友们说这些事,心里那团火就被点燃了。 他主动参加了工会活动,到了1927年春天,工会推荐他去武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当兵,他毫不犹豫就去了。 也就是在这支部队里,他接触到了更多革命思想,同年9月,直接跟着部队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真正踏上了武装革命的路。 1928年8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还跟着部队一起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一个普通学徒,彻底变成了一名坚定的革命者。 1929年1月,红军转战到赣南、闽西,在汀州的时候跟敌人正面遇上了。 当时中间部队撤退得急,后卫部队没来得及掩护,敌军趁机从中间插了进来,毛主席还没来得及转移,处境特别危险。 杨梅生立马带着手枪队冲了上去,故意往显眼的地方跑,引着敌军的火力往自己这边来,在枪林弹雨中为毛主席开辟出一条转移的路,看着毛主席安全撤离,他才带着手枪队往后撤。 后来到了长征时期,1935年6月,部队走到四川甘孜的一座高山上,突然来了几架敌机,“嗡嗡”地在头顶盘旋,接着就往下扔炸弹。 当时杨梅生已经是中央军委警卫营营长,负责护卫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领导,他一看敌机来了,立马喊:“大家分成3到5人一组,护住首长!” 话音刚落,一颗炸弹就朝着毛主席的方向落了下来。 杨梅生和班长胡长保几乎同时喊:“主席,危险!”然后一起扑过去,把毛主席往旁边推了好几米,接着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他。 炸弹“轰隆”一声炸了,毛主席没事,可胡长保却牺牲了,杨梅生也被弹片划伤了,浑身是血,昏了过去。 等他醒过来,第一句话就是问身边的战士:“主席……主席安全吗?”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杨梅生就没离开过战场,他从红四军三十一团的班长,一步步升到红三师师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去了新四军,在淮南一带打游击,反“扫荡”,跟日军周旋。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更是转战南北,先后任热河军区司令员、牡丹江军区司令员、合江军区司令员,后来又成了第九纵队副司令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杨梅生接任第四十六军军长,前往湘南一带剿匪。 1952年,杨梅生被任命为湖南军区副司令员,1954年,又升为湖南军区司令员。 1955年,杨梅生被授予中将军衔,还拿到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8年1月9日,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因为肺癌在广州军区总医院永远离开了。 从长沙药店的学徒,到开国中将,杨梅生的一辈子,都在为革命奔波,为人民奋斗。 现在再提起杨梅生,可能很多人没那么熟悉,但他为了信念拼尽全力、为了责任不惜牺牲的精神,不管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1927年,毛主席去开会,却被一名战士拦下,可毛主席非但没有怪罪他,还让他当自己
断代史鉴
2025-08-30 12:02: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