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的最小红军向轩:7岁参军,9岁走长征,1955年时被授予了什么军衔? 1

断代史鉴 2025-08-30 12:06:53

长征路上的最小红军向轩:7岁参军,9岁走长征,1955年时被授予了什么军衔? 1926年3月,向轩出生在湖南桑植县,谁能想到,这个皱巴巴的小婴儿,后来会成为中国革命史上有名的“最小红军”。 他的妈妈贺满姑是当地出了名的“湘西双枪女英雄”,手里两把枪,专打欺负老百姓的反动派;大舅更厉害,是后来的贺龙元帅,能征善战,是红军里的大人物。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1928年8月,因为叛徒告密,贺满姑在突围的时候被敌人抓住了,当时才两岁多的向轩,还有他的哥哥妹妹,也跟着妈妈一起被押到了县城的大牢里。 还好,他的大姨贺英,也就是贺龙的大姐,听到消息后到处凑钱,最后用重金把三个孩子从牢里赎了出来。 可妈妈贺满姑却没这么幸运,敌人怎么劝都劝不投降,最终壮烈牺牲。 从那以后,向轩就跟着大姨贺英过,一口一个“妈妈”喊着,贺英自己没孩子,对向轩疼得不行。 1933年5月6日那天,天刚蒙蒙亮,突然“砰!砰砰!”几声枪响打破了平静,贺英的游击队被敌人偷袭了。 混乱中,贺英腿上中了一枪,肚子上还挨了两枪,血止都止不住。 她知道自己撑不了多久,赶紧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袱,塞到向轩手里,里面有两个金戒指、5块银圆,还有一把小巧的手枪。 贺英拉着向轩的手,声音都在抖:“快从后山跑,去找红军,找你大舅贺龙,千万不能让敌人抓住!” 向轩看着大姨流血的样子,眼泪哗哗掉,却没敢哭出声,抓着包袱就往山上跑。 跑的时候,后面有国民党的兵追上来,他想起大姨教的开枪方法,掏出小手枪对着后面“砰”地开了一枪,虽然没打中,却把敌人吓了一跳,他趁机钻进树林里。 那时候山里到处是荆棘,他的腿被划出了血,却凭着从小在山里长大认路的本事,走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了贺龙的队伍,把那个小包袱原封不动地交了上去。 也正是从这一天起,7岁的向轩成了一名红军战士,后来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成都军区商量,把这天定为他的军龄起点。 他也成了大家公认的“中国最小的红军战士”,在贺龙的红军司令部里当勤务员,帮着递递文件、跑跑腿。 到了1935年11月19日,中央红军已经长征一年了,向轩所在的红二、六军团也开始了长征,这时候的向轩才9岁,却已经是司令部通信班的副班长了。 你别看他年纪小,干起活来一点不含糊,平时要站岗放哨,眼睛瞪得溜圆,生怕放过一个可疑的人;战友们有需要,他也会主动帮忙。 长征路上的苦,现在的人根本想象不到:没东西吃,就煮皮带、挖野菜,有时候连野菜都找不到,只能喝雪水。 走在草地上,脚下全是烂泥,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再也爬不出来,冬天过雪山,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很多战士都冻得掉了手指脚趾。 向轩那时候还没枪高,走不动的时候,贺龙的妻子蹇先任就背着自己的女儿,还腾出一只手牵着向轩,一步一步往前挪。 就这样,向轩跟着队伍走了一年多,1936年10月,终于和大部队在甘肃会宁会师,结束了长征。 之后他被送到延安补习文化课,那时候没课本,老师就用树枝在地上写字,向轩学得特别认真,因为他知道,只有认字,才能更好地当红军、打敌人。 两年后,14岁的向轩再也坐不住了,吵着要去抗日一线,最后部队拗不过他,把他分到了358旅警卫连任副连长。 从那以后,他就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宜川战役、宝鸡战役,只要有战斗,他都冲在前面。 1948年夏天,在陕西大荔的荔北战役里,敌人躲在碉堡里,机枪突突地扫,部队没有重型武器,怎么也攻不上去。 向轩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突然想起自己以前跟老战士学过改装土炮的法子。 他赶紧找了几个空油桶,里面填上炸药和铁片,再找根导火索,一个简易的土炮就做出来了。 他抱着土炮,趴在地上一点一点往碉堡挪,敌人的子弹就在他身边飞过,他连眼睛都没眨一下,找准位置后,点燃导火索就往回跑。 “轰隆”一声,碉堡的顶都被掀飞了,战友们趁机冲了上去。 可就在这时候,一颗流弹打中了向轩,他当场就昏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发现右眼几乎看不见了,身上还有好几处伤。 医生从他体内取出了好几块弹片,还有一块因为位置太特殊,一直留在他身体里,直到他去世。 1955年,他被授予中校军衔,还发了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这些勋章上的每一道纹路,都是他出生入死的证明。 之后他一直在部队工作,直到退休,2023年2月10日下午,97岁的向轩在成都因病去世,可他的故事,却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从贺满姑到贺英,再到向轩,一家三代人都为革命拼过命。 贺满姑宁死不投降,贺英战死在岗位上,向轩从7岁打到成年,这样的家庭,是靠实实在在的牺牲换来的“革命家庭”称号。

0 阅读:0
断代史鉴

断代史鉴

分朝代深挖中国史,从先秦到民国,每期一个断代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