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人数暴跌20%,为啥越来越多人愿意和中小学同学扯证? 小白和阿水的故事挺长的

奕然自娱 2025-08-30 12:56:51

结婚人数暴跌20%,为啥越来越多人愿意和中小学同学扯证? 小白和阿水的故事挺长的,听着就有点像连续剧。他俩算是典型的从校园一路折腾到婚姻那拨人。初二阿水暗搓搓表白,小白装作没事人,恋爱那会儿还老记日记,被一堆同学看得津津有味。俩人读高中时每天都得坐同一班车各自去学校,公交车上聊聊琐事,还商量以后结婚前要先试着一起过几天日子。后来大学异地,毕业又凑一块,在杭州落了脚。小白家里是市区做小生意,阿水是农村孩子,他爸妈把全部的40万给了首付,房产证写的是小白的名字。结婚也没要天价彩礼,阿水家给了10万,已经竭尽全力。吃饭住宿这些习惯,其实都跟初中军训时抢时间吃饭差不多,现在抢着洗澡的时候偶尔还会笑当年的糗事。 肖雨那边,焦点在大城市里飘着的人情味。她大学研究生毕业,恋情刚散,发了一篇日志,结果老同学小孙直接跑上海南京来陪她。之后小孙各种帮忙,连毕设不会都半夜陪到自习室。后来俩人都在上海,熟悉感就来了,下班十点十一点也有人接送,谁不说一个“稳”字。肖雨高三休学那会儿,小孙给她寄漫画、寄书、零食什么的。俩人的家在曲靖,隔着两千多公里,她刚到上海生活真挺孤独,有这么个知根知底的老同学,慢慢就开始依赖了。再后面,小孙策划了一场密室逃脱式的求婚,肖雨真被惊到了,那种信任和靠谱劲儿让她觉得结婚根本不用犹豫。结婚办在曲靖,亲戚能坐满五十桌,小县城嘛,人情都是一桌一桌的来。 杨可和老陈,直接是狗血和现实结合体。两人从2008年高一同学起,杨可长得漂亮追她的男生一堆,老陈一直坚持,大学还异地死磕那种。毕业后杨可陪老陈凌晨去批发市场进菜,俩人一起为几百块开心。老陈生意越做越大,结婚前也出过轨,杨可原谅了。2017年他们回盐城老家领证,还去母校拍了照,朋友圈写着“故事从这里开始”,其实哪有什么童话。2023年,老陈异地开公司,又出事了。杨可翻账单、查聊天,发现事情瞒不住。老陈还甩狠话:“玩一年我就回,钱你随便花!”杨可憋了两年下了决心离婚,再深的同学情谊,架不住人变了。 其实,这几年全国结婚数猛减,2024年才610.6万对,比上一年掉了157万对,降幅20.5%。年轻人谈恋爱、结婚,总觉得风险太高了,挑来挑去,还不如跟自己最熟悉、最有安全感的同学走下去。背景类似,父母认识,成长经历了解,门当户对不至于起什么大矛盾;但要说一点问题都没有?也未必。有些情分最后成了枷锁。同学间的故事,从初中打闹到婚礼现场、再到柴米油盐,有人闹着闹着就成了伴侣,有人绕了一大圈还得回头认清什么才是自己的路。 说不准哪段同学情会在某个转弯处突然变成一家人,也说不定哪个过去的情怀会突然碎掉。这种熟悉感,有时候真比爱情还硬核。你身边有没有这种同学变家人的戏码?欢迎评论讲讲!

0 阅读:6
奕然自娱

奕然自娱

浪漫的人有着自己的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