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小金属全景速览:从新能源到军工,关键金属链上的“隐形冠军”
一、稀土:新能源+军工核心材料
北方稀土(600111):稀土营收 240 亿元,占比 73%,行业龙头,价格弹性最大。
盛和资源(600392):稀土营收 104 亿元,占比 91%,纯稀土标的,国内+海外双轮驱动。
广晟有色(600259):稀土营收 39 亿元,占比 31%,多元化金属布局,弹性适中。
中国稀土(000831):稀土营收 30 亿元,占比 98%,专精稀土,业绩对价格最敏感。
二、钨:硬质合金与高端制造基石
厦门钨业(600549):钨营收 174 亿元,占比 49%,钨+锂电材料双布局。
中钨高新(000657):钨营收 47 亿元,占比 32%,硬质合金深加工延伸高端制造。
章源钨业(002378):钨营收 25 亿元,占比 67%,聚焦钨矿开采与加工。
翔鹭钨业(002842):钨营收 14 亿元,占比 83%,专精型钨企,弹性突出。
三、钼:特钢与新能源需求双轮驱动
金钼股份(601958):钼营收 130 亿元,占比 96%,钼行业绝对龙头,价格弹性最大。
中钨高新(000657):钼营收 72 亿元,占比 3%,钼业务影响有限。
四、钴:动力电池关键原料
华友钴业(603799):钴营收 35 亿元,占比 6%,钴+锂电一体化,绑定新能源赛道。
寒锐钴业(300618):钴营收 24 亿元,占比 40%,上游钴矿龙头,钴价敏感度高。
腾远钴业(301216):钴营收 24 亿元,占比 37%,聚焦钴盐深加工,受益动力电池需求。
盛屯矿业(600711):钴营收 15 亿元,占比 6%,钴业务占比低,更多看资源板块整体周期。
五、镍:高镍三元电池核心金属
华友钴业(603799):镍营收 218 亿元,占比 36%,镍钴一体化+新能源需求双重驱动。
博迁新材(605376):镍营收 8 亿元,占比 80%,电池级镍粉核心供应商,镍价波动影响显著。
核心逻辑
稀缺性+新能源/高端制造需求,支撑小金属价格坚挺。业务占比越高、越聚焦单一金属的企业,对价格弹性越强;多元化布局企业则更多依赖行业整体景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