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本事,能顶一个师!”2007年,年仅6岁的女孩潘晶,凭借一项特殊技能,成为特种部队中“最小”的军官,让人惊掉下巴。 2007年的深秋,内蒙古一所军校的操场上,有个六岁的小女孩站得笔直。她叫潘晶,刚刚被授予军籍,成了这支神秘部队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成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她的大脑,被誉为“比计算机还快”。 潘晶2001年生在乌兰浩特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家庭。她爸妈在街边开了家小饭馆,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就盼着女儿能学学唱歌跳舞,走条普普通通的路子。谁也没想到,这孩子将来会和国家战略挂上钩。 因为生意太忙,父母早早把潘晶送进了幼儿园,还报了些兴趣班。可她对那些唱唱跳跳的活动就是提不起劲,唯独在珠心算课上,眼睛里会放光。她好像天生就对那些枯燥的数字特别敏感,同龄孩子还在掰着指头算十以内加减法,她已经在脑子里轻松演算万以内的题目了。 这份天赋,很快就藏不住了。珠心算教练马丽新,一位中国第一代的珠心算教练,发现潘晶时简直如获至宝。她告诉潘晶父母,这孩子是块“好苗子”,甚至主动提出减免学费,并断言她有希望进“国家队”。 在马教练的指导下,潘晶的进步一日千里。仅仅一年,她就远远甩开了同龄人。那小小的算盘在她手里,快得让人眼花缭乱,流畅得仿佛有了生命。 五岁那年,潘晶迎来人生第一次大赛。赛场上,她表现出一种超乎年龄的冷静和专注,甚至还懂得“舍弃难题保全局”的比赛策略。这次比赛让她拿了个不错的名次,也让一些评委记住了这个小不点,虽然因为年纪太小,她只被列为备选。 但真正改变她命运的,是解放军珠心算部队总教练王卫达的注意。这位长期保持世界纪录的高手,在那次比赛中就看中了潘晶。到了2007年,在一场全国选拔赛上,潘晶从五百多名竞争者中杀出重围,闯进全国二十强。 在“单积一口清”测试环节,她的表现简直是碾压式的。别的选手还在思考,她的答案已经脱口而出,又快又准,几乎没有停顿。 尽管最后名列第二,但所有人都觉得,她才是场上最耀眼的那颗星。更别提在随后的文化笔试和心理测试中,她展现出的超强抗压能力,让所有考官都惊了。 解放军珠心算部队,是一支隶属于军事经济学院的低调特种部队。他们的任务很特殊:在战争极端情况下,一旦我方计算机系统瘫痪或数据被篡改,他们就要用人脑充当超级计算机,进行导弹轨迹、物资补给等关键运算。 这支部队的选拔标准严苛到近乎变态,通常三年才招一次,每次就那么几个人,而且有严格的年龄限制,必须年满八岁。2007年的潘晶,才六岁,差得远呢。 可王卫达教练铁了心,认为这样的天才绝不能错过,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为潘晶破格录取。经过部队领导层反复慎重的讨论,最终决定为这个小女孩破例。当然,前提是她必须通过层层严苛的考核。 考官们本以为这么小的孩子,面对紧张的环境和复杂的题目会退缩,可潘晶一次次超常发挥,沉着得不像个孩子。最终,她用实力为自己赢得了这张宝贵的入场券。 2007年11月,潘晶正式入伍,从此过上了“双重身份”的生活。白天,她是小学课堂里认真听讲的学生;放学后,她就换上迷彩服,走进训练基地,和一群比她大得多的哥哥姐姐们一起接受高强度训练。 部队为这群“兵娃娃”量身打造了一套培养体系,不仅有文化课学习,还有专业的营养师和心理导师保驾护航,甚至有高校教授亲自授课,为他们铺设了通往北大、国防科大等顶尖学府的道路,潘晶从不因为自己年纪小就搞特殊,每天训练,她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 随着训练的深入,潘晶也慢慢理解了自己拨动的算盘珠子背后所承载的巨大意义。当她明白这关系到国家安全时,训练得更加刻苦了。很快,她开始代表国家参加各种世界大赛,屡获殊荣。在2012年全国少数民族珠心算大赛上,她就拿下了个人全能冠军。 之后的几年里,她更是连续四年斩获全国冠军,多次在世界舞台上刷新纪录,为国争光。部队也授予了她“珠心算尖兵”的光荣称号。 潘晶的故事,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在高科技战争时代,珠心算还有用吗,答案是肯定的。现代战争极度依赖计算机和网络,但这些系统也同样脆弱,一旦被攻击、被瘫痪,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候,一个训练有素、能进行快速精准计算的人脑,就成了守护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有人估算,一个顶尖的珠心算高手,其战略价值甚至能顶得上一个师的兵力,在关键时刻足以影响战局。 潘晶她的成功,不只靠天赋,更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努力。她和战友们,正在用那一方小小的算盘,丈量着无形的战场,诠释着“国之利刃”的真正含义。 信源:高考语文资讯2025年08月01日 中国特种部队,破格录取内蒙6岁女孩,成最小军官,传闻能力能顶一个师
看得出来瑶瑶其实早就后悔了三年前,她儿子出生时,她就曾说希望能回到以前的某一
【4评论】【10点赞】
阿开
谁在泄露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