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抗日部队341团被日军围困在峡谷中。日军伪装成我军的传

海诚看趣事 2025-08-31 23:24:33

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抗日部队341团被日军围困在峡谷中。日军伪装成我军的传信兵前去求援,且对自己的诡计满怀信心,结果却被我军将计就计,直接上了一课。 1942年,抗日战争正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华北地区的军事对抗尤为激烈。 341团在一次作战行动中,遭遇日军两个联队的夹击,经过激烈战斗,兵力损失接近七成。 剩余部队在团长指挥下撤退至一处峡谷地带,日军并未发起强攻,而是采取围困战术,在峡谷出口处驻扎下来。 团长分析战场形势后,决定派出两名传信兵向附近的抗日独立团求援。 然而这一行动早已在日军预料之中,两名传信兵刚出峡谷就落入日军手中。 日军处决其中一人,留下另一人审问,并从中获得了独立团的驻地信息。 日军军官随即派遣一名精通汉语的特工伪装成传信兵,带着341团的求援信前往独立团。 这名特工骑马数小时赶到独立团驻地,向团长徐进州呈报求援信息,并急切催促立即发兵救援。 徐进州接到求援信后异常冷静,没有立即部署救援,而是召集连级以上军官开会商讨,会议从中午持续到下午。 日军特工多次试图打探会议内容未果,便向徐进州谎称围攻341团的日军只有一个步兵联队且缺乏重武器,试图加速救援行动。 这些反常举动引起了徐进州的警觉,他一面告知特工援军将在黄昏出发,三日内抵达峡谷,一面暗中派出侦察兵探查实情。 侦察兵回报发现日军在峡谷口设有埋伏,证实了徐进州的怀疑。 徐进州决定把计就计,按计划带领部队出发,但暗中制定了反击方案。 行军途中,日军特工多次偷偷使用微型电台向日军传递情报,不料在一次发报时被一名解手的战士偶然发现。 为防止行动暴露,特工残忍杀害了这名战士并将尸体抛入河中。 部队清点人员时发现战士失踪,但当时情况混乱,误以为战士掉队走失。 队伍继续前进,次日清晨与先前派出的骑兵侦察小队会合。 根据侦察兵带来的最新敌情,徐进州将部队分作两部分:一小部分作为先头部队,由日军特工引路继续向峡谷进发;主力则由徐进州率领,改变行军路线,翻越山岭迂回到日军后方。 日军特工虽不情愿,但只得跟随先头部队前进,并再次发报告知日军不要攻击先头部队,等待主力进入伏击圈。 然而当先头部队抵达峡谷时,等待他们的不是日军的攻击,而是徐进州主力部队从后方发起的突袭 日军被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原本的埋伏圈反而成了自己的死亡陷阱。 经过激烈战斗,日军部队遭受重创,溃不成军。 战后,那位因发现特工发报而牺牲的战士被追认为英雄,洗清了可能被误认为逃兵的冤屈。 这场战斗展现了抗日军人的智慧与勇气,在极端劣势下通过精密筹划实现战场逆转。 日军虽然擅长情报战和伪装术,但在细心谨慎的中国军人面前,这些伎俩终被识破。 抗日战争中这类情报与反情报的较量比比皆是。 双方都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作战方式。 中国军民通过实战逐渐提高了反特能力,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场峡谷突围战也因此成为抗日战争中一个以智取胜的典型战例。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中活跃着众多英勇人物,例如在新闻战线斗争的徐进。 他出生于1914年,1960年逝世,曾任《江潮报》社长、《新华日报》副社长等职,为革命事业奔走呼号。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进与同乡曾涛、杨时源等十余人离家北行,历尽艰辛到达西安,进入青训班学习,后分配至浙江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这类真实人物的抗战经历,同样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期的英勇与智慧。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抗日战场上的较量既是明面的刀枪交锋,也是暗中的智慧比拼 而“真金不怕火炼”,真正的英雄总能在关键时刻经受住考验。   信息来源: 侵华日军的四种战术-918爱国网: 日本对华情报战蓄意已久、无孔不入_央广网

0 阅读:27
海诚看趣事

海诚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