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慈禧父亲去世,16岁的她扶柩回乡,遇冷眼无数。岂料,路过清河县,知县

吴术轩说 2025-09-02 10:34:55

1853年,慈禧父亲去世,16岁的她扶柩回乡,遇冷眼无数。岂料,路过清河县,知县差役送来200两白银。但没多久,知县又说:送错了!   知县对着慈禧父亲的丧船作了揖磕了头,急匆匆的走了,然而临走前慈禧却看着知县的背影说:“我记住你了,一辈子也不可能忘掉你。”   那么,当时究竟是怎样的巧合,才能把白银送错呢?知县后来又要走了吗?   1853年,慈禧的父亲惠征正在安徽当道员,惠征当时被朝廷很重视,还受过道光的接见,可以说前途很光明。   但同年太平军涌入安徽,这些当地官员见情况不对,为了保命先撤离了安徽,去到了江苏。这逃命的官员里,就有慈禧的父亲惠征。   当时朝廷知道后,对惠征非常不满,那个时候慈禧已经被选进宫,被咸丰封为了贵人,所以看在了慈禧的面子上,没有惩罚惠征,只是把惠征革职了。   革职后的惠征,整日无所事事,伤心不已,不曾想忧虑成疾,于1853年7月死在了江苏镇江。   慈禧得知后,赶紧给咸丰帝请了假,去接惠征的遗体,当时为了使遗体平稳的回到老家,大多行程走的是水路。   慈禧随同丧船到江苏淮阴一带时,停在了岸边一段时间,然而就是这段时间,突然来了一个小伙计,到船边就问慈禧:“是道员之灵吗?”   慈禧趴在船边说:“是是。”   紧接着,她把那小伙计请到船上,问其前来何事。小伙计说:“清河县灵吴棠大人得知故交丧船行至此地,特此送来三百银两,以作祭礼。”   说完以后,小伙计把装银两的箱子递给了慈禧,慈禧抱不动,随即放在桌子上,给小伙计行礼,希望他回去告诉清河县令吴棠自己的谢意。   小伙计回去以后,告诉吴棠,银两已经送到,不过没有见到道员的儿子,只见到了道员的女儿。   吴棠当时就感觉不对劲,因为他知道故交家中没有女儿,于是就问小伙计,你送去的那家姓什么?   小伙计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但确实是道员的丧船。”   吴棠气的想揍他,但眼下还是要搞清楚到底送对没有才是要紧事。吴棠亲自赶马车到岸边,定眼一看,岸边居然停了两个丧船。   小伙计赶忙指出当时送的那一家,吴棠离很远一看,当即就发现,小伙计是送错了。   实际上吴棠与慈禧的父亲没有任何交情,他送的祭礼是要送到隔壁刘家的丧船。说来也巧,刘家丧船去世的人,此前也是道员,不过是在湖南当的道员。   吴棠想着,这祭礼是一定要给故交送过去的,而送错的那一家也必然是不能再要回来的。   所以吴棠又取了三百银两,亲自送到刘家的丧船,而后又去慈禧家的丧船解释。   慈禧得知吴棠送错了祭礼,马上把那些银两拿出来还给吴棠,但吴棠坚决不要。   最终慈禧只能收下了吴棠误送的祭礼。吴棠走之前,慈禧问了吴棠的名字,和做官的地方,当即表示一定要记住吴棠,永生也不能忘记吴棠的大恩。   实际上,这三百银两对慈禧家当时属于雪中送炭,让他们一家解决了短暂的困难,所以慈禧才会感恩吴棠。   多年后,吴棠的仕途顺畅,很多人都以为是慈禧在背后为他发力了,但实际上,慈禧根本没有帮助吴棠。吴棠后来之所以能当大官,全凭的是政绩。

0 阅读:136
吴术轩说

吴术轩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