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号,阅兵活动结束之后,国际上多数报道还是从纪念二战的角度出发。不过,最尖锐

易云的世界 2025-09-04 10:37:36

9月3号,阅兵活动结束之后,国际上多数报道还是从纪念二战的角度出发。不过,最尖锐的评论恐怕是来自于欧盟的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卡拉斯。那么她说了一些什么,又为何做出这样的表态呢?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就中国抗战胜利阅兵发表评论,称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四国联合形成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直接挑战。此番表态引发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深度讨论。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后发表声明指出:"今天我们都看到了,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站在一起,反映的并不只是一幅反西方的表象,这是对建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的直接挑战。"该声明通过欧盟理事会官网正式发布,代表欧盟27个成员国的共同立场。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5年7月报告,中国与俄罗斯贸易额达到2400亿美元,同比增长28%。中国与伊朗签署的25年全面合作协议正在落实,涉及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4000亿美元。 朝鲜与俄罗斯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定》,双方在能源、农业和军事领域开展合作。这些实质性合作构成欧盟表态的现实基础。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当今全球挑战需要多边解决方案,联合国仍然是国际合作的核心平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中国始终坚持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德国总理在欧盟峰会上表示:"欧盟应该保持战略自主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平衡作用。"法国总统强调:"欧盟需要与中国在气候变化、全球公共卫生等领域保持建设性合作。"这些不同声音反映欧盟内部对国际事务的多元立场。 2025年上半年,中欧贸易额达到3560亿欧元,同比增长4.5%。欧盟连续16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中国对欧投资存量超过1800亿欧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超过50万个。这些经济联系成为中欧关系的重要稳定器。 金砖国家机制完成历史性扩员,成员国从5个增加到25个,覆盖全球45%的人口和36%的经济总量。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增加到12个,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数量同步增长。这些变化反映国际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 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获得超过100个国家支持,全球安全倡议得到80多个国家认同。6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共同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生效,建成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7%。这些合作成果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表示:"国际秩序正在经历自然演进过程,这是全球力量重新平衡的必然结果。"南非国际关系与合作部长指出:"全球南方国家欢迎国际体系向更加包容、公平的方向发展。" 国际秩序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种转型需要各国通过对话协商,共同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欧盟的表态反映西方国家对国际格局变化的深度关注。国际秩序正在向多极化方向演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和建设者,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应通过对话协商,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

0 阅读:216

猜你喜欢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