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5年非洲少女巴特曼,因臀部长得很“突出”,被人骗到英国,扒光衣服关进笼子让

修竹崽史册 2025-09-05 13:38:45

1815年非洲少女巴特曼,因臀部长得很“突出”,被人骗到英国,扒光衣服关进笼子让人参观。在她死后,她的遗体还被做成标本,在博物馆展览了200多年。   巴特曼的生活一开始就不平顺,家乡在殖民战争中饱受摧残,家人离散,贫穷、饥饿和无望的处境,让她几乎看不到未来的路。   偏巧她有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臀部格外突出,这在科伊科伊人里很常见,可在欧洲人眼里却成了一种“奇异风景”。   在19世纪,伦敦和巴黎非常流行看“人体展览”,巴特曼无意间成了他们眼中的“商机”。   那时的她很年轻,几乎没有能力拒绝诱骗或者胁迫,她被带着离开家乡,从非洲穿越大海到了英国,变成了舞台上供人展示的“异类”。   在那里,她被当作活生生的“展品”关进笼子里,不得自由,观众甚至专门买票,只为围观她与众不同的身形,对她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她的表情、动作、身体,全成了可以随意消费的“看点”。   身处异乡,语言不通,生活毫无人身自由,很多日子,她甚至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加上饱受冷眼和羞辱,身心饱受摧残。   她的全部遭遇就是一次次的公开羞辱,不仅仅是看客的嘲弄,连所谓的“科学家”也把她当研究对象,对她的身体参数反复测量,拍下无数照片,编造各种荒谬的理论,好像用科学包装了的歧视就不是歧视了。   撒拉·巴特曼其实只是当时许多被贩卖、被物化的非洲女性的一个缩影。   她的命运掌握在旁人手里,无法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也无法抗争那些强加在她身上的角色。   她的文化、母语、尊严,都慢慢在异国他乡流失,许多历史资料都显示,她在伦敦的日子过得极难,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她又被带去了法国,命运没有丝毫转机。   撒拉·巴特曼最终客死异乡,据普遍记载,她去世时还不到三十岁。   她死后并没有得到基本的体面,法国的科学家们将她的遗体制作成标本,把她的大脑和生殖器官保存起来,陈列在巴黎的博物馆里,成了人类“进化”、“科学研究”的素材。   她的身体,被肆意解剖、展示,再次被当作异域奇观,一展就是二百年。   科伊人民一直记着这个失去家园、失去名字的女儿,她的遭遇成了族群被羞辱、被异化的象征,是一段让后人难以释怀的悲伤记忆。   直到1994年,南非的新政府成立后,才开始积极地要求法国归还巴特曼的遗骸,经过长期交涉,她的骨灰最终在2002年终于回到家乡,科伊人民为她举行了安葬仪式。   可是即使归骨,也难以抚平那个时代留下的创伤。   巴特曼的一生是时代残酷的注脚,在那种环境里,她连生存都是奢望,更别说尊严与自由。   她被操控、被商品化、被标签化,死后两百年才得以归土,这背后是整个殖民体系下人性的冷漠。   从她的故事可以看到,种族、性别、身体,层层交织的偏见,有时会让人连最基本的体面都被剥夺。   巴特曼的遭遇,不只是对一个人的伤害,更是对整个人性的拷问,即使今天我们生活在信息开放的时代,面对“看客”的另一种挑剔和商品化,“他者”仍会不断地被凝视、被消费。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0 阅读:5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