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刚逃出乌就在美轻轨被刺身亡当地时间 9月5日,美国警方公布一名乌克兰难民在轻轨上遭男子持刀杀害的监控。根据美国警方后续通报,遇害者23岁,经过千辛万苦才逃离乌克兰抵达美国,原本想在异国开始新生活,却没想到生命永远停在了拥挤的地铁里。这起看似偶然的暴力事件,背后却折射出一个残酷的现实 —— 当一个国家陷入战乱、自身羸弱时,即便逃到所谓的 “安全国度”,海外公民也可能面临难以预料的风险与欺辱,恰如古人所言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翻看近年来的新闻,类似的悲剧并非个例。2023 年,一名叙利亚难民在德国柏林的街头,因拒绝向当地帮派缴纳 “保护费”,被殴打至重伤;2024 年,两名阿富汗难民在法国巴黎的难民营中,因争抢物资与当地流浪者发生冲突,其中一人被活活打死。这些案例中的受害者,都曾是战乱国家的普通民众,他们带着对和平的渴望逃离家园,却在异国他乡沦为弱势群体。联合国难民署 2025 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流离失所者中,有超过 40% 在海外遭遇过歧视、暴力或不公平对待,而来自战乱国家的难民,遭遇此类事件的概率是其他难民群体的 2.3 倍。这组数据背后,是无数个破碎的家庭,也是国家羸弱给公民带来的直接伤害 —— 当祖国无法为他们提供庇护,当他们的护照无法在国际社会获得尊重,个人的安全与尊严便成了奢侈品。
反观那些国力强盛的国家,其公民在海外遭遇风险时,往往能得到及时的保护。2024 年,一名中国公民在苏丹喀土穆遭遇武装冲突,中国驻苏丹大使馆迅速启动撤侨预案,通过包机将其安全转移至沙特阿拉伯;同年,一名美国公民在墨西哥被绑架,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与墨西哥警方联合行动,72 小时内就将其成功解救。这些案例并非个例,而是国家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一个强盛的国家,不仅拥有足够的外交影响力,能在国际社会为公民争取权益,更有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作为后盾,为海外公民提供实实在在的保护。正如中国近年来多次开展的撤侨行动,从利比亚到也门,从乌克兰到苏丹,每一次高效的撤离,都让世界看到了祖国对公民的责任与担当,也让每一个中国公民深刻体会到 “祖国强大,个人才有底气”。
历史早已用无数事实证明,国家的强弱与公民的命运息息相关。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大量华人被迫前往海外谋生,却在异国他乡遭遇了难以想象的歧视与迫害。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华人被禁止进入白人学校、医院;在东南亚的种植园,华人被当作 “廉价劳动力”,遭受残酷剥削。当时的中国,连自身主权都无法保障,更无力保护海外华人的权益。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海外华人的地位才逐渐发生变化。如今,中国在全球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驻外使领馆,为海外公民提供领事保护与服务;中国护照的 “含金量” 不断提升,144 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公民实行免签或落地签政策。这些变化的背后,是祖国日益强盛的综合国力,也是国家为公民撑起的 “安全伞”。
回到乌克兰难民在美国遇害的事件上,我们更能深刻理解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的沉重内涵。这名难民并非死于战火,却死于异国他乡的暴力冲突,他的遭遇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乌克兰当前困境的一个缩影。自 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已有超过 600 万乌克兰人逃离祖国,其中约 200 万人前往欧洲,100 万人前往美洲。这些难民中,有的在难民营里挣扎求生,有的在异国他乡打零工维持生计,还有的像遇害者一样,在不经意间遭遇飞来横祸。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和平从来不是理所当然,祖国的强盛也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 —— 它关系到每一个公民的生命安全、尊严与未来。
如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局部冲突时有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应珍惜祖国的和平与稳定,也更应明白:个人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一个强大的祖国,或许不能保证每一个公民都能一帆风顺,但它能为我们提供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能让我们在海外遭遇困境时,有底气寻求帮助,有信心维护自身权益。而那些战乱国家的难民,用他们的血泪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没有祖国的强盛,个人的尊严与安全便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