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归还了旅顺港。斯大林时期赖着不给。另外,在中国最困难的时期向中国提供了100多万吨粮食,和糖,以贷款的方式提供。还帮助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原子反应堆。 在中苏交往的那些年头,一位苏联领导人的几个决定,让人回想起来总觉得有点悬念:为什么斯大林死活不还旅顺港,他上台后却痛快归还?中国遇到大灾时,苏联怎么就贷出上百万吨粮食和糖? 苏联和中国签了友好同盟条约,里面写了苏联能继续用旅顺港当海军基地。中国好几次提要收回,可苏联那边总找理由拖着不办。斯大林在位时,这事就这么悬着。中国那时刚解放,正忙着恢复经济,得靠苏联帮忙建工业啥的。赫鲁晓夫1953年接班后,情况变了。他想调整政策,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对中国态度积极起来。1954年他来北京访问,两国领导谈了不少事,包括旅顺港。结果1955年,苏联撤了军,把港完整交给中国。这下中国主权完整了,国防也更稳当。 赫鲁晓夫这个人,出身苦,爷爷是农奴,爸是矿工。他15岁就出去打工,干过铁路、矿山、砖厂的活。十月革命前那会儿,他还当过工人。后来参军,40岁前就混到莫斯科第一书记。卫国战争后,他管乌克兰重建,推农业集体化,遇上不少阻力,也让斯大林对他有点看法。但斯大林晚年还是把他调回莫斯科,进核心层。1953年斯大林没了,赫鲁晓夫联手别人收拾了贝利亚,站稳脚跟。1956年苏共二十大,他做了报告,批评斯大林时期的一些问题。这人作风硬,爱跟老百姓打交道,但有时也冲动,比如在联合国大会上敲桌子啥的。 中苏那时候关系好,处在蜜月期。苏联不光还了旅顺港,还在其他地方帮了大忙。中国50年代末遇上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掉得厉害,供应紧张。苏联政府一看,就决定贷给中国粮食和糖。总共超过100万吨粮食,还有糖,这些东西在中国那时特别缺。援助是贷款形式,帮中国渡过难关。粮食从苏联仓库运过来,到了中国分发到各地,稳住了民生。糖也一样,缓解了短缺。这事让中国老百姓日子好过点,国家也保持稳定。 科技上,苏联帮中国建了第一个原子反应堆。1955年两国签了核合作协议,苏联派专家来,带技术资料。反应堆建在北京郊外,1958年实现临界运行。这是中国核工业起步的关键一步,以后中国自己搞核电啥的,都从这儿打基础。苏联提供的帮助包括设备和培训,让中国学到不少东西。 赫鲁晓夫对中国的贡献,就体现在这些事上。归还旅顺港,斯大林时期赖着不给,他上台后办了,这让中国收回主权。困难时期贷给100多万吨粮食和糖,帮中国稳住阵脚。还有建原子反应堆,推动中国科技进步。这些事不是白帮,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间的互助精神。中国借着这些援助,加快了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 当然,中苏关系后来有起伏,但这些贡献实打实。赫鲁晓夫1964年下台后,苏联政策变了些,但早期援助的影响还在。中国核工业从那个反应堆起步,以后独立发展。粮食援助那会儿,中国后来还了贷款,关系保持平衡。旅顺港归还后,中国加强了东北国防建设。 而中国发展靠自己,但国际援助也起过作用。赫鲁晓夫的决定,推动了两国合作。想想看,要是没这些,中国恢复得慢点。援助不光是物质,还带技术和管理经验,让中国学到不少。
赫鲁晓夫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归还了旅顺港。斯大林时期赖着不给。另外,在中国最困难
蕊蕊聊过去
2025-09-08 13:37:07
0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