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宣布了! 9月1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了总额1500亿欧元的“欧洲安全行动”防务贷款初步分配方案,这可是个大新闻! 这事儿得从今年3月说起,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抛出“重新武装欧洲”计划,号称要砸8000亿欧元打造“安全欧洲”,其中1500亿欧元是“开胃菜”,通过长期低息贷款,帮成员国买武器、建工厂,甚至直接给乌克兰“输血”,用她的话说,欧洲不能再当‘安全乞丐’,得自己攥紧枪杆子! 方案一公布,波兰都想“笑醒”,这个东欧国家以437亿欧元的分配额度独占鳌头,比第二名罗马尼亚多了近一倍。 为啥?地缘位置太关键!波兰紧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自俄乌冲突以来就成了北约“东翼”的桥头堡,防空系统、导弹防御、边境监控……哪样不要钱? 紧随其后的是罗马尼亚、法国、匈牙利和意大利,法国作为欧盟“军事老大哥”,这次只分到约200亿欧元,不过,法国更可能把精力放在“欧洲防空联盟”这类跨国项目上,毕竟“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取暖”。 根据方案,资金将优先砸向三大领域: 1.防空系统:俄乌冲突让欧洲意识到,没有自己的“盾牌”,就只能被俄罗斯导弹牵着鼻子走,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已计划用这笔钱买德国“爱国者”、法国“紫菀”,甚至联合研发下一代防空网。 2.无人机和战略装备:从侦察无人机到攻击型无人机,从电子战设备到卫星通信,欧盟想在“无人战争”领域追赶中美,法国和意大利联合研发的“神经元”无人机,可能因此加速量产。 3.支援乌克兰:方案明确提到,部分资金将用于“投资乌克兰国防工业”或直接采购装备支援乌军,比如帮乌克兰修军工厂、买炮弹,甚至培训士兵——毕竟,乌克兰打多久,欧洲就得“输血”多久。 欧盟这波操作,表面是“防务自主”,背后全是算计,一方面,俄乌冲突让欧洲彻底清醒:靠美国保护?关键时刻白宫可能先“卖队友”;另一方面,法国、德国等国早想摆脱北约掣肘,自己当“话事人”。 1500亿欧元就像一块“试金石”,既能测试成员国是否真心合作,又能给军工企业“打鸡血”,推动欧洲防务产业整合。 但问题也不少:波兰拿钱最多,其他国家能服气吗?法国、德国会不会因为“谁当老大”闹矛盾?更关键的是,乌克兰这头“无底洞”要填到什么时候?如果冲突长期化,欧盟的“安全大礼包”可能变成“经济大包袱”。 不过,对普通欧洲人来说,最实在的可能是:以后看新闻,终于不用天天听美国指挥欧洲“干啥干啥”了,毕竟钱在自己兜里,腰杆才能硬起来!
欧盟终于撕下了遮羞布。不是对俄动真格,而是集体对准中国,现在不是中国退不退的问题
【61评论】【79点赞】
晓晨落叶
欧盟大部分国家一沦为美国新时代的半殖民地,想摆脱?美国未必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