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硬生生把俄罗斯从一个全球超级大国打成了二流国家,解决了美西方的心头大患,可到头来乌克兰得到了什么?三年多的血火拼杀,把俄罗斯的国力拖得七零八落。 这场一开始北风呼啸,乌克兰还拼命抗争,结果就变成了搅屎棍。美西方在背后操控一切,拿着国家命脉作赌注,围着俄罗斯的土地疯狂倒卖。顿巴斯、扎波罗热、赫尔松的核电站、粮仓,都成了战场上的废墟。能活下来的,除了满目疮痍的土地,还有满是伤痛的家庭。 基辅街头的老人们还记得,2022 年春天战争刚爆发时,城市里到处是匆忙撤离的人群,防空警报不分昼夜地嘶吼。那时谁也没想到,这场仗会打三年多,更没想到乌克兰能把俄罗斯拖到如今的地步。 俄罗斯曾经的航母编队在大洋上游弋,核潜艇深藏海底,可现在黑海舰队的旗舰 “莫斯科” 号早已沉入海底,新建的军舰下水时间一推再推,军费大半都砸在了乌克兰前线,连原本计划升级的战略核力量都放慢了脚步。 俄罗斯的经济更是像被按在泥地里摩擦。西方的制裁一波接一波,外汇储备被冻结,很多企业被迫退出俄罗斯市场。莫斯科的奢侈品店里,曾经挤满了挥金如土的富豪,现在货架上摆着的大多是本土品牌,价格比以前贵了不少,顾客却稀稀拉拉。 有在俄罗斯做外贸的商人说,以前发一个集装箱到欧洲只要两周,现在得绕远路走土耳其,时间翻倍不说,运费涨了三倍还多,很多合作多年的客户都转去了其他国家进货。 可乌克兰这边,日子过得比俄罗斯更煎熬。马里乌波尔的亚速钢铁厂,曾经是欧洲最大的钢铁厂之一,现在只剩下断壁残垣,当地人说站在废墟上能闻到铁锈和硝烟混合的味道,风一吹过,钢筋骨架发出呜呜的响声,像在哭。 全国有超过 1000 万难民,其中一半跑到了国外,在波兰的难民营里,冬天没有暖气,孩子们穿着捐赠的旧衣服,每天盼着能回家。那些留在国内的人,要么躲在地下掩体里,要么加入军队,18 岁到 60 岁的男性几乎都被动员,街头很少能看到年轻男人的身影。 美西方倒是松了口气。以前总被俄罗斯压着一头,北约东扩处处受限,现在俄罗斯被乌克兰拖得动弹不得,北约反而趁机在东欧增加了驻军,芬兰和瑞典也加入了进来,等于在俄罗斯家门口架起了一道新防线。 美国的军工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向乌克兰输送的武器装备,很多都是库存的旧家伙,既能清理库存又能削弱俄罗斯,何乐而不为?可他们对乌克兰的援助却越来越抠门,今年承诺的援助款比去年少了三成,还附带了一堆条件,要求乌克兰改革这个、开放那个,像债主一样指手画脚。 乌克兰的农田也成了战场。黑土地原本是世界粮仓,现在不少地方布满了地雷,收割机根本不敢进去。 去年冬天,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想运走存放在敖德萨港的粮食,结果发现一半的仓库被炮弹炸毁,剩下的粮食里混着弹片,只能当饲料用。农民们看着荒芜的田地直叹气,他们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现在却连下田都要冒着生命危险。 城市里的建筑被炸毁了七成,医院缺医少药,学校要么关门要么搬到地下。有个叫萨沙的老师,在地铁站里给十几个孩子上课,黑板是用硬纸板做的,粉笔写完了就用木炭代替。 她最担心的是孩子们忘了和平的样子,有个 7 岁的男孩画全家福时,把天空画成了灰色,说 “天上总是有飞机扔炸弹”。 俄罗斯确实被拖得元气大伤,国际影响力大不如前,以前在叙利亚、非洲说一不二,现在自顾不暇,很多盟友都开始和它保持距离。 可乌克兰国土变成了废墟,人口少了近三分之一,经济倒退了几十年,就算最后赢了战争,重建也得花上几十年,还不知道要欠多少外债。美西方拍着胸脯说会帮乌克兰重建,可真到要掏钱的时候,却开始互相推诿,谁也不愿先拿出真金白银。 战场上的炮火还在继续,双方的士兵在战壕里对峙,谁也不知道这场仗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乌克兰把俄罗斯拉下了超级大国的宝座,自己却跌进了更深的泥潭,就像两个人在泥潭里打架,一个满身是伤,一个也没捞到好处,只有站在岸边的人,在偷偷地笑。 这盘以国运为赌注的棋局,乌克兰押上了一切,换来的只是满手的砝码被抽离、承诺化为了遥远的回音。
事实证明,乌克兰就是喜欢作死,一点都不值得同情!乌克兰驻菲律宾大使费迪夫最近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