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那一缕窑烟,绕了千年 顺着时光隧道溯游而上,一张民国时期的老照片,静静为我们揭开了彭城往日的一角。那时的彭城,作为磁州窑的故乡,在邯郸这片土地上默默发光。从磁州向远处望去,平原尽头那座被淡淡黑烟笼罩的小城,就是彭城。那袅袅升起的烟,是城中两百多座窑炉不息燃烧的痕迹,日夜不停,像是彭城沉稳而有力的心跳,传递着陶器时代的繁荣与温度。 城门口的光景,别致而鲜活。大缸看似随意却有序地堆叠,旧匣钵如蜂巢般整齐排列,每一处角落都弥漫着陶乡特有的气息。这座自古以手艺闻名的城镇,借陶器走向丰饶,它的名字,被深深刻进历史的记忆。从这里出去的每一件陶器,都藏着匠人的温度与智慧,它们被带到遥远的地方,也带去了彭城的故事。 岁月无声流转。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今天的彭城,恍如隔世之感油然而生。曾经古朴甚至有些斑驳的城门,在新时光的浸润下,焕发出不同于以往的生命力。入夜之后,灯光渐次亮起,城楼被温柔的光晕包裹,红灯笼高高挂起,洒下一片暖意。门前人来人往,笑语不断,游客与古老的城墙相伴,构成一幅温暖而生动的生活图景。 如今的彭城,不再只是一座靠窑火生存的城镇。时代推着她向前走,她在留下陶艺根脉的同时,也张开双臂迎接改变,发展文化,开拓旅游。那座古老的城门,仿佛成了一枚时光的印章,见证着彭城从窑烟四起的工坊之城,渐渐转变成一座融文化、风景与体验于一体的美丽小镇。 彭城的变迁,就像一部写在土地上的沧桑之书。从民国窑火通红、陶器兴旺的旧时光,到如今灯火辉煌、游人熙攘的新景象,时代在这里刻下了一重又一重的痕迹。但无论光阴如何流转,彭城血脉中的陶艺传承从未褪色。它就像那不曾熄灭的窑火,温暖而持久地照亮着前路,也让每一个走近她的人,都能感受到历史与当下交织的深情。
一张老照片,还能认出来是谁吗?
【3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