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定均将军去甘肃农村视察,一群妇女不穿裤子,用床被遮挡下身,书记解释说不穿裤子是当地妇女的传统习俗,但皮定均听完却怒不可遏,厉声喝问道:你家的女人有没有这个习惯? 1969年甘肃张掖,一位军区司令看到了让他震怒的一幕:妇女们没有裤子穿,只能用破被子遮体。当地委书记竟说这是”传统习俗”时,这位将军瞬间爆发了。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能为了素不相识的百姓如此动怒? 皮定均,1914年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古碑区岱家岭村一户佃农家庭。从小尝尽人间疾苦的他,15岁就参加了红军,后来成为闻名天下的”皮旅”司令。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曾被初评为少将,毛主席念及皮定均中原突围有功,在授衔名单上批示:“皮有功,少晋中”,被破格授予中将军衔。 1969年,皮定均被任命为兰州军区司令员。这位刚上任的司令可不是那种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的人,他要亲自下去看看西北地区的真实情况。在前往张掖地区视察的路上,地委书记兴致勃勃地向他汇报着当地发展的大好形势,说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可是到了村子里,皮定均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村子里的妇女们都躲在家里,用破被子遮挡下身,这些女人们,她们连一条像样的裤子都没有。当他质问随行的地委书记时,这位书记竟然说这是当地的传统习俗。 皮定均听完怒不可遏,厉声喝问道:“你家女人也有不穿裤子的习惯吗?”这一句话问得地委书记哑口无言,脸色煞白。皮定均这个人就是这样,从来不给人留面子,有什么说什么,看不惯的事情当场就得说清楚。 这事儿过后,皮定均马上行动起来。他将自己家中的旧衣服和布票全都找了出来,让夫人将这些物资全部捐给了张掖村子里的百姓们。不仅如此,他还写信给上级部门,详细汇报当地的贫困状况,申请专项资金支持。 在他的关注下,这个贫困村得到了政府的扶持,逐步跟上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让他们有机会走出这个”穷山沟”。皮定均每次下乡视察,都要专程到这个村子看看,了解百姓生活的变化。村民们都说,这位司令比他们自己的儿子还要亲。 皮定均这个人,生活中就是个地道的农民。在他的故居里,至今还保存着他生前使用的农具:两个粪桶、两个畚箕、一条扁担、四把锄头、一个铁耙、一个竹笆、一把大扫把、一把斧头、一把锤子。一个军区司令员,居然还要亲自种地施肥,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据说他在任期间跑坏了四辆吉普车,就是为了到各地了解真实情况。每到一个地方视察,皮定均将军事无巨细,确保当地的干部对自己的工作了如指掌,才满意地离开。他从来不骂士兵,只问责没有尽到责任的干部。 1976年7月,福建军区在东山岛组织军事演习,本来皮定均在军区总医院住院做眼部手术,军演由副司令员代替现场指挥。可是他不放心,演习前一天坚持离开医院要去现场。 1976年7月7日上午,皮定均乘坐伊尔-14飞机从福州起飞,在空军漳州场站换乘米-8直升机飞往东山岛。直升机在漳浦县灶山失事,机上13人全部牺牲。一代名将皮定均魂归天宇,年仅62岁。 消息传到那个甘肃小山村时,村民们自发地为这位好司令设立了灵堂。他们说,这辈子没见过这样的大官,为了老百姓能发这么大的火。集体告别仪式结束后,张力雄一个人单独留下来,陪伴在皮定均遗体旁,轻轻抚摸皮定均的脸庞,不禁失声痛哭。 从一个讨饭的孩子到共和国中将,皮定均用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人民的将军”。面对百姓疾苦,他比谁都着急;面对干部推诿,他比谁都愤怒。你觉得现在还有这样的好官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志愿军四任司令员,对整体战局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位?“1951年4月13日,飞机
【4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