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飞机未达中国,中国上千吨稀土已先抵德,谁料不到48小时,德国经济部竟立刻

古今知夏 2025-09-13 16:44:52

德国总理飞机未达中国,中国上千吨稀土已先抵德,谁料不到48小时,德国经济部竟立刻叫停中企收购芯片厂。 要搞懂德国为啥这么矛盾,得先说说稀土这事儿有多关键。 2024 年德国海关的数据摆得清楚:全年买的 5200 吨稀土里,65.5% 是直接从中国买的现成加工品。剩下那 34.5% 看着是从蒙古、澳大利亚弄来的原矿,其实绕了个大圈 — 还得先运到中国江西的工厂 经过 300 多度的高温烧、好几道化学提纯,把里面的镝、铽这些关键元素抠出来,做成永磁体、催化剂,再运回德国,塞进宝马电动车的电机、西门子的风力涡轮机里。 德国自己不是没试过搞稀土加工。2023 年联合法国、瑞典搞了个 “欧洲稀土计划”,砸了 2.3 亿欧元建工厂,结果到 2024 年底,炼出来的镝纯度连 99.9% 都不到。 汽车电机用的永磁体,必须得 99.99% 的纯度才行。博世集团的供应链负责人私下都说:“就算能找到别的矿,没有中国的提纯技术,那些石头跟废土没区别。” 更要命的是,没了中国稀土,德国工业真扛不住。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去年底发的报告很实在:要是断了中国稀土加工品,德国新能源汽车产能 3 个月内就得掉 40%,风电设备生产直接半停摆。 要知道,汽车和风电这俩行业,占了德国工业产值的 18%,真停了,全年 GDP 都得跟着往下滑。 可就是这么依赖中国稀土,德国转头就给中企 “下绊子”。这次被叫停的埃尔默斯芯片厂,根本不是德国芯片界的 “大佬” 它主要做汽车毫米波雷达芯片,全球市场份额还不到 5%。中企买它,就是想补补自己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短板,学点儿车规芯片的设计经验。 德国经济部给的理由是 “保护关键技术,不让它流到非欧盟国家”。 可翻一翻埃尔默斯的供应链就知道,它生产芯片用的 12 英寸晶圆,60% 是从中国台湾买的;封装测试环节,还得靠中国江苏的长电科技。 说白了,德国嘴里的 “技术主权”,本来就靠全球供应链撑着,这会儿突然讲 “安全”,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更有意思的是,德国这波操作,其实是 “左右为难”。 一边是美国在背后施压 —— 自从美国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就一直催着欧盟限制对华芯片合作,去年下半年还专门派人去德国,让他们把 “敏感芯片技术” 管起来。 德国经济部这次叫停收购,多少有点给美国 “交差” 的意思。 可这边刚跟美国表完态,本土企业就炸了。大众汽车直接给德国经济部发了抗议函,里面说得很直白:“要是中企没法通过收购拿到车规芯片技术,以后大众在中国卖新能源汽车,只能找中国本土芯片厂合作,到时候德国车企的话语权反而没了。” 不光是企业不满,欧盟自己的政策也跟德国对着干。2024 年 10 月刚生效的《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明确说,到 2030 年,欧盟对单个第三国的关键原材料依赖度不能超过 65%。 可现在德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算上转口的加工品,已经高达 92%。欧盟想建 3 个稀土加工中心降低依赖,可德国经济研究所算过账:就算一切顺利,这些中心到时候也只能满足欧盟 15% 的需求,剩下的 85% 还得靠中国。 德国现在就卡在中间:坚持叫停收购吧,怕中国在稀土供应上 “正常调整”— 比如优先给其他合作国家供货,到时候德国汽车、风电产业就得吃苦头;撤销禁令吧,又怕美国不高兴,国内保守派也得骂街。 其实这事儿说到底,就是德国想 “两头占”:既想要中国的稀土撑着自己的工业,又不想让中国企业碰自己的芯片技术;既想跟着美国搞 “技术限制”,又不敢得罪中国这个最大的稀土供应国和汽车市场。 可全球产业链早就拧成一股绳了 —没有中国稀土,德国汽车转不起来;没有车规芯片,新能源汽车也开不走。想只拿好处、不付出,哪有这么好的事? 现在德国经济部还在纠结,这桩芯片厂收购案的结局还没定。但不管最后怎么选,都藏着一个道理:在今天的全球产业链里,搞 “双重标准”、玩 “又要又防” 的把戏,最终只会把自己逼到两难的境地。

0 阅读:914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06

用户11xxx06

3
2025-09-13 18:20

对付鬼佬不用太真心,它们都是强盗基因严重的畜牲。

光中晨琴

光中晨琴

3
2025-09-13 17:52

把到达德国的稀土,改或部分改运欧洲其他国家

xingyun_yu幸运

xingyun_yu幸运

1
2025-09-13 21:34

西方这些货口口声声讲公平讲信用讲秩序等等,只是让别人尊守的,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这就是强盗逻辑!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