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两次站在天安门广场,对我来说是一生的荣耀,更是一生的考验。” 当93阅兵

邻家大侠 2025-09-13 22:40:26

“能两次站在天安门广场,对我来说是一生的荣耀,更是一生的考验。” 当93阅兵典礼的旋律在天安门广场奏响,3000人合唱团的整齐歌声震撼人心。人群中,一位飒爽的姑娘格外耀眼——她就是青岛一中2019届毕业生、首都师范大学合唱指挥专业硕士于孟汝。 这是她继2021年建党百年之后,第二次站在天安门广场承担相关分指挥工作。 指挥棒在她手中不过十几厘米,分量却重过千钧。为了让3000人的歌声精准卡上每一个节拍,她提前三个月就泡在训练基地,每天对着节拍器反复练习手势,手腕酸到抬不起来,就用护腕固定住继续练。有人问她累不累,她总说“想到这歌声要传到广场每个角落,就觉得所有辛苦都值”。 第一次站在建党百年的舞台上时,她还是个刚入学的研究生,紧张到开场前手心全是汗。前辈拍着她的肩膀说“指挥不仅是打节拍,更是传递精神”,这句话她记到现在。 如今再站在天安门广场,她的手势更稳、眼神更亮,连转身与合唱团对视的角度,都经过了上百次打磨。 台下观众看到的是整齐划一的表演,看不到的是她手机里存满的训练视频——有凌晨五点的晨光里,她对着镜子纠正手势的样子;有午休时,她趴在谱子上标注换气点的笔迹。专业里的“精准”从不是天生的,是把每个细节抠到极致,才换来舞台上的从容。 有人说“两次参加国家级活动,这运气也太好了”,可只有于孟汝自己知道,运气的背后是实力的支撑。从青岛一中时就牵头组建校园合唱团,到大学期间拿下多个指挥比赛奖项,再到硕士阶段深耕专业,她走的每一步都扎实得很。 就像老话说的“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若没有日复一日的积累,就算站到了天安门广场,也接不住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现在的年轻人总盼着“一夜成名”,却忘了任何光鲜的背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坚持。于孟汝的故事里没有捷径,只有“热爱”与“坚守”两个关键词——热爱自己的专业,坚守每一次训练,才让她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交出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答卷。 当阅兵旋律结束,她放下指挥棒的那一刻,台下响起的掌声里,藏着无数人的敬意。这份敬意,不仅给两次站在天安门广场的荣耀,更给那些为了热爱拼尽全力的日子。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人?他们的故事又曾带给你怎样的力量?

0 阅读:0
邻家大侠

邻家大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