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一名英国男子带着一幅中国古画,进了大英博物馆,工作人员接过画研究,说这画不值钱,给了男子25英镑将画收购,男子欢天喜地的走了,而工作人员在男子走后高兴疯了:我们捡了一个天大的“漏”啊! 《女史箴图》作为中国绘画史上重要作品,源自东晋顾恺之的创作理念,原作已佚,现存版本为唐代摹本。该画以张华的《女史箴》为文本,描绘宫廷女性行为规范,共十二段场景,现仅存九段。宋代时入内府收藏,徽宗时期有详细记录。 元明清历代帝王均视其为珍品,乾隆帝尤其钟爱,于1746年命人重裱,并添加邹一桂的《百美图》作为衬纸。该画在清宫内廷保存完整,体现了中国古代道德教化与艺术结合的精髓。其线描技法细腻,人物动态自然,影响后世绘画风格深远。直到19世纪末,该画仍在北京颐和园收藏,象征着中华文化的连续性。 1900年,义和团运动引发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内文物大量流失。英国印度军队的克拉伦斯·约翰逊上尉,当时隶属第一孟加拉枪骑兵团,驻扎颐和园。他在这一时期获得该画卷,具体途径虽有家族传说称系护送贵妇所得,但缺乏确凿证据,更可能涉及联军对宫廷的洗劫。 该画轴端镶玉扣,丝质表面虽有轻微损伤,但整体结构尚好。约翰逊对中国艺术缺乏了解,仅视其为普通物品。两年后,他返回伦敦,生活拮据,便考虑出售此物。这一事件反映了殖民时期文物外流的普遍现象,许多中国珍宝通过类似渠道进入西方博物馆。 1903年,约翰逊携带画卷前往大英博物馆,意图估价轴上玉扣。博物馆绘画部管理员西德尼·科尔文接手检查,与劳伦斯·比尼恩一同鉴定。他们迅速辨认出这是唐代摹本的《女史箴图》,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却仅以25英镑成交。约翰逊接受此价离开,不知其真值。 科尔文等人清楚这笔交易的巨大获益,该画立即入馆藏册。该收购过程虽合法,但源于联军时期的流散背景,凸显了西方机构在文物收集中的机会主义。该画的低价入手,成为博物馆史上著名案例。 入馆后,该画经历多次评估与保护。1914年至1915年,为防进一步损坏,博物馆将其拆分,装裱于两块长木板上:一板置九段原场景,另一板置其他部分,邹一桂的画则单独成册。这一措施虽延长了寿命,但改变了原卷轴形式。紫外线检查显示,部分丝面有早期修补痕迹,尤其山景段,表明清宫时期已有维护。该画的保存策略体现了西方博物馆对东方文物的处理方式,注重科学方法却忽略传统装裱习惯。 20世纪中叶,该画吸引学者研究,其在绘画史上的地位得到确认。作为最早的中国叙事画之一,它展示了唐代工笔技法的成熟,人物表情与服饰细节丰富。博物馆定期摄影记录全貌,便于学术交流。1987年,上海博物馆裱画师邱锦仙受邀修复,她采用传统方法清洗尘垢,修补缺损处,用藤黄、朱砂等颜料全色,确保色调协调。这一合作标志着中英文物保护的交流,邱锦仙的技艺填补了博物馆在东方画修复的空白。该画的维护历史,体现了跨文化合作的必要性。 2014年,邱锦仙再次参与维护,进一步清理表面,调整装裱以减少光照损伤。该画每年仅展出六周,以控制环境因素。目前置于大英博物馆33号展厅,作为亚洲艺术代表,吸引全球访客。约翰逊于1937年去世,从未知晓所售之物价值。该画的经历,揭示了文物流动的复杂性,从清宫到伦敦,折射出历史变迁。 该画的艺术价值在于其道德主题与技法创新,张华原文强调女性自律,顾恺之通过图像诠释,使抽象概念可视化。现存段落包括冯媛挡熊、班婕妤拒舆等,体现了儒家思想在宫廷的应用。该画影响了后世如《列女传图》,并在国际上促进了中国画研究的深化。博物馆的收藏政策虽丰富了公众视野,但也引发关于文物归属的讨论。该画作为文化桥梁,连接了中西艺术对话。 如今,该画已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女性的重要资料,其描绘的宫廷生活,提供历史洞见。数字化技术让更多人在线欣赏高清图像,推动全球文化共享。该画的保护工作持续,涉及多国专家,体现了文物作为人类遗产的共识。尽管起源争议,该画的学术贡献无可否认。
1902年,一名英国男子带着一幅中国古画,进了大英博物馆,工作人员接过画研究,说
孙玉俊说
2025-09-15 02:33:08
0
阅读:1231
网友
强盗!
宇玄华
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