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在咸阳城被满门抄斩!刽子手同情李斯,将一盆凉水猛泼

炎左吖吖 2025-09-18 10:47:10

公元前208年,大秦丞相李斯,在咸阳城被满门抄斩!刽子手同情李斯,将一盆凉水猛泼过去,大刀一晃,李斯瞬间倒在了地上!接着,李家老少,在刀下横飞,无一幸免! 刽子手手起刀落后,一代名相身首异处。 紧接着,他的族人,无论老幼,在屠刀下纷纷殒命,李氏三族就此覆灭。 李斯的起点,是楚国上蔡郡府中一名籍籍无名的文书小吏。 日复一日的文书生涯,未能磨灭他对命运的思考。 一日,他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老鼠。 厕中鼠以污秽为食,骨瘦如柴,见人惊惶逃窜。 仓中鼠饱食粟米,膘肥体壮,遇人竟不惧。 这鲜明的对比如醍醐灌顶,使他顿悟:“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 他不甘做那惶惶不可终日的“厕中鼠”,决心寻找“仓中鼠”的广阔天地。 于是,他辞去微职,远赴兰陵,拜入儒学大师荀况门下,研习帝王之术。 荀子洞悉他的功利之心,好奇的询问时,李斯亦直言不讳:“只求来日飞黄腾达。” 七载寒窗,他学得治国权谋,洞察天下大势。 彼时战国七雄争霸,秦国经商鞅变法,国力日盛,已成吞并六国之势。 李斯审时度势,认定秦国是最佳舞台,遂告别恩师,西入强秦。 初入咸阳,李斯投身权相吕不韦门下为舍人。 他很快在众多门客中脱颖而出,被吕不韦举荐为郎官,得以接近秦王嬴政。 这时,秦王尚未亲政,朝堂暗流涌动。 宗室公子成蟜觊觎王位,太后赵姬与嫪毐势力膨胀,与吕不韦形成三足鼎立。 李斯分析局势,向嬴政献策“坐山观虎斗”。 嬴政采纳其计,果然先后平定成蟜、嫪毐之乱,吕不韦亦受牵连失势。 嬴政借此收拢大权,李斯因功受赏识,跻身权力核心。 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逐客令”危机,几乎断送前程。 因郑国渠间谍案,嬴政盛怒之下,欲驱逐所有在秦客卿。 李斯亦在驱逐之列。 不甘就此离场的他,奋笔疾书,写下千古名篇《谏逐客书》。 嬴政览后即刻废除逐客令,李斯不仅官复原职,更得重用,升任廷尉,成为秦王统一大业的重要智囊。 此后,李斯为嬴政统一六国出谋划策,贡献卓著。 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至前221年灭齐,秦军摧枯拉朽,十年间扫平六合,一统天下。 李斯作为首席谋臣,功不可没,被擢升为大秦帝国丞相。 天下平定后,李斯又力排众议,反对分封诸侯,主张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由中央直接委派郡守、郡尉、监御史管理,彻底废除旧制,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此外,他主持统一文字、车轨、度量衡、货币,书同文,车同轨,极大地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国家治理。 然而,权力的巅峰往往伴随着人性的迷失与政策的严苛。 为巩固思想统治,李斯建议并主持了“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在咸阳宫宴上抨击郡县制,主张恢复分封。 李斯上书,痛斥儒生“以古非今”,蛊惑人心,提议除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民间所藏《诗》、《书》、百家语一律焚毁,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诛。 秦始皇采纳此议,一场文化浩劫席卷全国,无数典籍化为灰烬,百家思想遭受重创。 次年,又因方士侯生、卢生逃亡并诽谤始皇,李斯建议追查牵连儒生方士,四百六十余人被坑杀于咸阳。 这两项举措虽意在强化集权,却严重钳制思想,成为他政治生涯中的污点。 210年,李斯命运也彻底转折。 秦始皇巡游途中猝死于沙丘。 随行的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公子胡亥秘不发丧。 赵高是个野心勃勃的宦官,与秦始皇长子扶苏及支持者蒙恬素有积怨。 他深知若扶苏继位,自己必遭清算。 于是,他威逼李斯,篡改始皇遗诏,赐死扶苏与蒙恬,拥立昏庸无能的胡亥为帝。 赵高以“扶苏即位必用蒙恬为相”相胁。 一念之差,李斯屈服于对权力的不舍,背叛了先帝托付,参与了这场改变帝国命运的政变。 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 赵高因拥立之功,独揽大权。 胡亥沉溺享乐,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刑峻法,致使民怨沸腾,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大乱。 李斯很快尝到了与虎谋皮的苦果。 赵高为独揽朝纲,视李斯为最大障碍。 他利用李斯的过失,罗织罪名,诬陷李斯意图谋反、裂土封王。 李斯察觉危机,上书揭露赵高,但为时已晚。 胡亥早已被赵高蒙蔽,下令将李斯逮捕下狱。 在狱中,李斯被迫屈打成招。 公元前208年月7,李斯被押赴咸阳闹市,处以极刑腰斩,并灭三族。 临刑前,这位曾叱咤风云的丞相,对着小儿子老泪纵横。 “我想和你再牵着黄狗,到上蔡东门去打野兔,还能办得到吗?” 这声叹息,道尽了对平凡生活的无限眷恋,对权力旋涡的深刻悔悟,以及人生无法重来的无尽悲凉。 在权力的迷宫中迷失本心,终将付出惨痛代价! 主要信源:(中国日报网——李斯 帝国丞相 小吏思维)

0 阅读:0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