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无情的说:“不要触碰中国的底线,中国仅用40年,就从全球工业产值8%到如今40%,从美国四分之一到美国四倍之多,成功逆袭!中国科技已经崛起,你不要轻视了中国!” 现在大家对“中国制造”早已习以为常,可很少有人想过,几十年前我国连最基础的生活用品都要依赖进口,短短四十年,中国的制造业会成长到让全球都无法忽视的程度。 而让更多人直观感受到这种变化的,是美国企业家马斯克的一系列观察,他多次强调要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不要轻视中国的实力。 四十多年前我国的工业水平还处在很低的阶段,那时候什么东西基本上都要带个“洋”字,“洋钉”“洋布”还有“洋油”。 这些带“洋”字的称呼,不是因为外来的东西更好,而是当时我国自己造不出来,只能从国外进口。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占比还不到10%,而当时的美国,光是制造业规模就比我国大好几倍。 真正的改变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我国慢慢打开大门,不仅引进国外的资金和技术,还开始一步步搭建自己的工业体系。 从简单的服装、玩具这些轻工业品开始,慢慢学着造洗衣机、电视机,再到后来造汽车、机床这些复杂的机械装备。 之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了中国制造业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从那以后,中国制造业不再只满足国内需求,而是真正融入全球产业链,开始给全世界生产产品 2023年我国汽车产量达到了3016万辆,而美国同年的汽车产量是1061万辆,我国差不多是美国的三倍,在很多国家的路上都能看到中国品牌的电动车。 除了具体的产品,还有电也很重要,因为工厂运转机器开动,都离不开电,2005年前后我国的发电量第一次超过了美国,之后差距就越拉越大。 马斯克直言工业产能首先近似于发电量,充足的电力供应才能支撑着无数工厂日夜运转。 马斯克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到中国的工业进步,除了用发电量判断工业产能,还关注到中国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 也正是因为看到了中国的实力,他在谈论中美关系时,总是强调要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不要触碰中国的底线,更不要轻视中国这些年取得的成就。 四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制造业从全球占比8%涨到35%,从美国的四分之一追到远超美国,这种逆袭不是凭空来的。 过去连“洋钉”都要进口,到现在我国已经能自主建造空间站、航母,能生产全球一半的钢铁,能出口最多的汽车,中国制造业的每一步成长,都扎扎实实地体现在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里。 如今全球产业链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业了,很多国家的工厂需要中国生产的零件,很多家庭需要中国造的日用品,就连一些高科技产品,也依赖中国的供应链。 我国也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从追赶变成了领跑,未来我国还将在制造业中发挥长处!
马斯克无情的说:“不要触碰中国的底线,中国仅用40年,就从全球工业产值8%到如今
论芸有事
2025-09-18 17:43:07
0
阅读: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