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这次不怕北约开战了,俄传来情报:英国已经阵亡1000多人 仗打了快三年半,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18 18:00:15

普京这次不怕北约开战了,俄传来情报:英国已经阵亡1000多人 仗打了快三年半,整整1290多天。俄罗斯从一开始就在西部边境囤了重兵,列宁格勒军区和加里宁格勒州一直防着什么?防的就是北约哪天忍不住亲自下场帮乌克兰。   俄罗斯国防部多次证实,在乌克兰消灭的外籍雇佣兵中,来自英国、波兰这些国家的人数一直在增加。五名英国雇佣兵里就有一人没能活着回来,这样的死亡率远超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让不少原本跃跃欲试的欧洲人开始掂量起其中的风险。   普京最近在面对北约的时候,态度明显硬气了很多。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从俄罗斯一开始的军事部署就能看出来。俄罗斯在西部边境囤积重兵不是没有道理的,尤其是新重组的列宁格勒军区和加里宁格勒州,这两个地方从冲突一开始就在紧锣密鼓地加强防御。   列宁格勒军区负责的西北和北方战略方向,不仅要拱卫圣彼得堡这样的核心城市,还要扼守波罗的海、北海和巴伦支海三大海域,甚至连北极领土和北方航道的安全都归它管。   俄军把原来的西部军区一分为二,就是为了让部队能更专注地应对来自北约的威胁,这种调整在俄乌冲突暴露的问题中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加里宁格勒州的军事部署更是让北约坐立难安。这块夹在波兰和立陶宛之间的俄罗斯飞地,最近又有了新动作。德国媒体援引安全部门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卫星照片显示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了至少9套伊斯坎德尔-M导弹系统。   这种导弹系统可不是吃素的,专门用来摧毁对方的导弹阵地、远程火炮和防空系统,而且灵活性高、隐蔽性强,发射前的准备时间极短。   更要命的是,这里还部署了最新的"榛树"高超音速导弹,射程能覆盖1000到5500公里,从加里宁格勒发射,15分钟就能打到德国的拉姆施泰因美军基地,北约花几百亿美元建的反导系统在它面前几乎成了摆设。   俄罗斯国防部长别洛乌索夫最近在部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更是把话挑明了。他明确表示,俄罗斯国防部必须为未来十年内可能在欧洲与北约发生的军事冲突做好准备。   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2024年一年就有42.7万人和俄国防部签订了服役合同,俄军每天接收的无人机数量超过3500架,坦克的供应量更是增长了6倍。到2025年,俄军还要接收4架图-160M战略轰炸机和"波扎尔斯基大公号"战略核潜艇,这些大家伙的加入,让俄罗斯的战略威慑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北约这边的情况却不太乐观。原本计划好的"铁锤-25"大规模演习,因为俄罗斯的战略升级不得不临时缩减内容,甚至有几个国家直接退出了。欧盟之前还高调宣称要在2030年准备好与俄罗斯开战,现在却集体陷入了沉默。   波兰虽然把全国几乎所有的机动力量都压到了东翼,但面对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的导弹部署,也只能紧急加固本土的防空和核掩体。德国、法国这些原本态度强硬的国家,在核风险激增的情况下也开始变得保守,北约内部的裂痕越来越明显。   俄罗斯敢这么硬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彻底摆脱了《中导条约》的束缚。2025年8月,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宣布对中短程陆基导弹的部署"无限制",这意味着自1987年以来制约俄罗斯导弹发展的枷锁被彻底斩断。   紧接着,俄军就把"榛树"高超音速导弹、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和9M729巡航导弹部署到了加里宁格勒、阿斯特拉罕试验场这些关键位置,形成了对欧洲和美国本土的双向威慑。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统计显示,全球可用核弹头数量已经突破13400枚,俄罗斯与美国占据了绝对主导,这种核威慑让北约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乌克兰战场上的局势也在给普京增加底气。在东部的红军城,俄军发动的大规模攻势让乌军和西方雇佣兵陷入了困境。短短一个月内,俄军就向这座城市投放了6297架各型无人机,创下了全年单月投放量的新高。   现在俄军已经控制了市区的四分之三,剩下的乌军和雇佣兵被围困在西北角的据点里,补给线完全被切断。美国智库兰德公司都承认,北约在乌克兰的"前线防御体系正在崩溃",俄军的战略纵深打击能力提升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英国雇佣兵的高死亡率其实只是北约"代理战争"策略付出代价的一个缩影。俄罗斯卫星网转引的消息显示,大约5000名进入乌克兰的英国雇佣兵中,伤亡数字已经超过一千。   这种代价不仅仅是数字,更是实实在在的政治包袱。欧洲各国的民众开始质疑政府对乌克兰的支持政策,毕竟每一个阵亡的雇佣兵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痛苦。   北约虽然计划在冲突结束后把欧洲军队部署到乌克兰,依托自己的指挥系统进行统一调度,但现在看来,连雇佣兵都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正规军直接参战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