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负责人张忠谋嘲讽:大陆虽坐拥100万亿,可连一块高端芯片都造不出来!美媒紧

小茹吖 2025-09-19 21:44:36

台积电负责人张忠谋嘲讽:大陆虽坐拥100万亿,可连一块高端芯片都造不出来!美媒紧接着嘲讽:中国人才本就是为我们培养的,硅谷里有千千万万名北大清华学子在为我们效力! 先说说张忠谋提的 “100 万亿” 和 “高端芯片”。大陆这几年经济体量确实大,2023 年 GDP 突破 126 万亿,可这 100 多万亿不是揣在兜里随便花的,得分摊到民生、基建、科技等好多个领域。 芯片这行当可不是砸钱就能立马见效的,台积电从 1987 年成立到现在,花了三十多年才坐稳全球高端芯片代工的头把交椅,大陆芯片产业真正全力冲刺,满打满算也就十年左右,哪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再说 “造不出高端芯片” 这事儿,也得看怎么定义 “高端”。要是说 3 纳米、2 纳米那种顶尖工艺,大陆现在确实还没完全搞定,可这不代表连稍微高端点的都碰不了。 中芯国际 2020 年就实现了 14 纳米工艺的量产,2023 年又把 14 纳米的良率提到了 95% 以上,跟台积电早期的 14 纳米水平差不了多少。 而且这 14 纳米芯片可不是摆着看的,华为 Mate60 Pro 里用的麒麟 9000S,就是靠 14 纳米堆叠技术实现了 5G 功能,去年这款手机销量直接冲到了全球前三,要是真不行,消费者能买账吗? 还有中芯国际的 28 纳米工艺,现在更是忙得脚不沾地。2023 年全球汽车芯片紧缺,大陆车企从特斯拉到比亚迪,都等着 28 纳米芯片救急。 再说说美媒拿 “硅谷人才” 说事儿的事。不可否认,以前确实有不少北大清华的学子去硅谷发展,毕竟早年美国科技产业发达,薪资和研发环境都更有吸引力。 但这几年情况早变了,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2 年大陆留学归国人员超过 106 万,其中理工科毕业生占比超过 60%,比 2018 年涨了快 30%。 这些人里,有不少是从硅谷回来的,比如华为海思 2023 年招的 1200 多名顶尖工程师里,有 40% 都有硅谷工作经历,他们回来可不是混日子的,而是带着技术和经验,帮着海思搞芯片设计。 而且现在国内的研发条件和薪资,也不比硅谷差多少。华为给顶尖芯片人才开的年薪早就超过百万,中芯国际的核心研发团队,平均薪资比 2020 年涨了 50%。 更重要的是,国内有实实在在的项目可做 —— 以前在硅谷可能只是给别人的项目打辅助,回来能参与到自主芯片的研发里,从设计到制造全流程跟着,这种成就感是在国外比不了的。 美媒可能还忘了,大陆不仅在抢人才,还在补产业链的短板。 以前造芯片,从光刻胶到特种气体,从刻蚀机到封装设备,大半都得靠进口。 可现在不一样了,上海新阳的 193 纳米光刻胶,2023 年已经通过中芯国际的验证,能用于 28 纳米工艺,国内光刻胶的自给率从 2020 年的 5% 提到了 27%。 其实说到底,张忠谋的嘲讽和美媒的酸话,本质上是怕大陆芯片产业起来。 毕竟大陆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2023 年消费量占全球 53%,要是大陆自己能造芯片,台积电的订单得少一大块,美国的芯片企业也得丢市场。 可怕归怕,事实就在这摆着:大陆不是造不出高端芯片,是在一步步突破;也不是留不住人才,而是越来越多的人才愿意回来干实事。

0 阅读:49
小茹吖

小茹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