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决裂了!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当地时间9月13日发表谈话。她说,过

冰淇淋不及千金 2025-09-20 01:42:07

彻底决裂了!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当地时间9月13日发表谈话。她说,过几天,美国及其盟国将在朝鲜半岛及周边,同时搞核作战兵棋推演“钉锤”和多域联合军演“自由之刃”。 在朝鲜半岛这片土地上,风向总在悄然转变,一场看似平静的对话可能瞬间转为剑拔弩张。9月13日,金与正的谈话如一记重锤,敲醒了各方对即将爆发的军演的警觉:美韩日的“钉锤”和“自由之刃”究竟会点燃怎样的火种?这份决裂背后,隐藏着多少积累的裂痕,又将如何重塑区域格局?读者不妨细想,这场博弈的下一步棋,胜算几何? 朝鲜半岛的紧张并非突发,而是多年对峙的延续。从2018年起,朝韩一度通过三次峰会建立起热线联系,那时双方还讨论过边境巡逻和联合项目。但2019年河内会晤因制裁分歧破裂后,一切迅速冷却。进入2023年,美韩军演规模扩大至文在寅时期的三倍,朝鲜则在宪法中确立核力量为国家方针。这种对等升级,让半岛从对话转向警戒。韩国新总统李在明上台后,虽然暂停边境广播并放松影像管制,但朝鲜视之为表面文章,认为韩国仍紧跟美国步伐。脱北者传单事件进一步刺激平壤,经济合作项目也因外部压力搁浅。这些因素交织,酿成沟通断绝的局面,朝韩关系退回冰点。 金与正的谈话直指美韩日军演的核心问题。“钉锤”演习聚焦核与常规力量融合,模拟对朝使用核武器的场景,而“自由之刃”则延续8月“乙支自由之盾”的框架,涵盖海空陆多域对抗。三国从9月15日至19日同步展开,济州岛海域舰艇集结,飞机巡航,情报共享加速。这种部署被朝鲜视为直接威胁,朴正天在同期谈话中强调,它破坏地区稳定,加剧军事紧张。金与正指出,韩国对美韩同盟的依赖与前任无异,忽略了朝鲜的安全关切。谈话强调,这些行动选错了地方和时机,必将招致不利后果。朝鲜已多次警告,但美方坚持全面无核化立场,导致互信缺失。这样的表述,不仅是回应,更是平壤对战略环境的判断,凸显半岛安全困境的深层矛盾。 回顾历史,特朗普第一任期三次“金特会”虽有热烈氛围,却因解除制裁的分歧告终。现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再次表达会晤意愿,但无核化裂痕依旧。朝鲜视核发展为保障安全的必需,美韩演习则放大其不安全感。这种循环博弈中,各方通过军演和声明试探底线。专家分析,半岛可能进入“不战、不和、不谈”的僵局,大国关系复杂性进一步放大不确定性。中国多次呼吁平衡施压与对话,避免单边制裁主导。朝鲜切断朝韩通讯线后,对韩事务转为敌对框架,任何提议均无回应空间。这种转变反映出失望积累:韩国在传单活动上的默许,以及关键议题上受美制约的态度,让平壤彻底丧失耐心。 军演启动后,朝鲜保持高度警惕,未超出警告范畴,但边境布防加强,导弹测试可能作为反制。美韩日强调演习为防御性,旨在提升联合能力,却忽略了朝鲜的解读差异。半岛问题本质上是安全关切,朝鲜核武源于外部压力,美方演习则强化这种压力,形成恶性循环。要打破僵局,需要互信基础,而当前大国博弈让短期突破难现。韩国试图通过缓和信号拉近距离,但朝鲜认为这无法改变对抗本质。朴正天的谈话补充道,若敌对势力继续妄动,朝鲜将高强度反制,履行维护主权的使命。这种对等逻辑,根植于半岛地缘现实,也折射出全球战略竞争的缩影。 从更广视角看,半岛紧张影响亚太稳定。美国强化同盟,旨在遏制朝鲜,同时牵制中俄影响力。朝鲜则通过核力量寻求对等地位,避免重蹈历史覆辙。韩国夹在中间,经济依赖美日,却需平衡对朝政策。李在明上台的初期举措虽有诚意,但执行中受制于同盟框架。金与正的强硬表态,标志着对话大门焊死,短期内难见转机。但历史经验显示,危机也孕育机遇,如2018年的短暂暖春。关键在于各方是否愿意从安全困境入手,推动无核化以外的接触。否则,军演将成为常态,风险逐步累积。 半岛局势如一场持久战,各方筹码有限,却不愿轻易让步。金与正谈话后,国际社会关注焦点转向演习效果与朝鲜回应。美方视其为威慑必要,朝鲜则视为挑衅升级。这种认知鸿沟,需通过多边机制弥合。中国作为邻国,强调对话优先,避免军事对抗升级。未来走向取决于特朗普团队的灵活度,以及韩国独立空间的拓展。如果美朝能在无核化外议题上试探,僵局或有松动。但眼下,决裂姿态主导,半岛仍需警惕意外火花。 朝鲜的核方针已不可逆转,写入国家文件,这不仅是技术成就,更是战略选择。美韩军演的扩大,则反映出华盛顿对亚太布局的调整,三国情报共享协议加速数据流转,潜在风险随之放大。金与正警告的“不好的结果”,可能包括朝鲜的导弹试射或边境动作,这些反制虽有限,却足以搅动市场和舆论。韩国股市在谈话发布后小幅波动,投资者担忧供应链中断。全球能源价格也受地缘影响,半岛稳定关乎东北亚经济脉络。这样的连锁效应,提醒各方,博弈不止于军事,还涉及民生层面。

0 阅读:0
冰淇淋不及千金

冰淇淋不及千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