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估计现在已经哭晕在厕所! 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均未提交申请。 国际奥委会主席范尔霍恩一再表示,怀念2008年北京奥运会,认为那届奥运会设定了标准,如今的我国已经不需要通过举办盛会来证明什么了。 要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确实是一场让全世界都瞪大眼睛的盛会。咱们花了3000亿,建了鸟巢、水立方,搞了史上最牛的开幕式,连张艺谋都成了“国师”。 那场奥运会,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强大的实力,可如今再看奥运会申办的形势,真是今非昔比。 曾经,奥运会可是各国争抢的香饽饽,能举办奥运会,那是无上的荣耀,意味着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认可,还能带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 可现在呢,风向变了,愿意申办奥运会的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少,就拿2036年奥运会来说,按道理亚洲该轮到承办了,结果申办情况冷冷清清。 韩国首尔一开始喊着要申办,结果因为财务压力,直接打了退堂鼓;埃及、卡塔尔等国,虽然有想法,可硬件设施短板太明显;印度、土耳其呢,它们的承办能力又一直被人质疑。 为啥奥运会变得不那么受欢迎了?说到底,还是经济账不好算。 办一场奥运会,花销太大了,财政部门估算过,要是举办2036年奥运会,光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就得砸进去2500亿到3000亿,比赛场馆的建设和后期维护还得800亿到1000亿。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在全球经济普遍不太景气的当下,哪个国家、哪个城市愿意轻易掏出这么多钱来办一场奥运会呢? 办好了,自然皆大欢喜,可要是办砸了,那就是巨额亏损,还可能给城市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再看咱们中国,今时不同往日,2008年的时候,中国举办奥运会,很大程度上是想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发展成果,证明中国的崛起。 那时候,我们确实需要这样一个国际舞台来提升国际影响力,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已经今非昔比。 我们的高铁里程位居世界第一,5G技术引领全球,航天事业也是硕果累累,天宫空间站在太空熠熠生辉。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再需要通过举办一场奥运会来证明什么了。 从另一个角度看,老百姓也更关注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与其花大价钱办一场奥运会,大家更希望这些钱能投入到医疗、教育、乡村振兴、芯片研发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就像网友说的: “有那钱不如多盖两所医院,给老百姓实惠。”这话说得实在,也反映了大众的心声。 而且,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也公开表示,举办奥运会的机会应该留给更多还没有举办过的国家。 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角色更加从容和自信了。 国际奥委会对中国那是念念不忘,主席考文垂上任没多久就宣布11月访华,这时间点和中国第十五届全运会重合,外媒都纷纷猜测这是“上门推销2036年奥运会”。 前任主席巴赫也没少铺垫,今年5月专门跑去上海考察奥运资格赛,还公开称赞上海的组织能力,话里话外都是希望中国申办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为啥这么执着于中国呢?很简单,中国有实力办好奥运会。 就拿硬件设施来说,上海拥有43个大型体育场馆,地铁网络总长1280公里;广州也有39个大型体育场馆,举办过亚运会的杭州,场馆赛后利用率高达97.3%,远超国际平均水平。 而且,中国企业还为巴黎奥运会沙滩排球提供了AI互动设备,赛事转播背后也有中国的云端技术,从比赛场馆到技术支持,中国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在经济方面,上海GDP达5.39万亿,广州、深圳要是联合申办,经济体量能超过墨西哥全国。 国际奥委会心里清楚,中国有经济实力兜底,办奥运会不太可能亏本,不像里约奥运会,最后亏损了20亿美元。 但中国不是国际奥委会想“拿捏”就能拿捏的,青岛体育局紧急辟谣申奥传闻,就表明了中国在申办奥运会这件事上态度谨慎。 国内专家也直言,举办奥运会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已经不是必选项了,毕竟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有更关乎民生的领域需要投入资源。 不管2036年奥运会最终花落谁家,有一点很清楚,中国在国际体育舞台上的分量越来越重,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从单纯的参与者,到成功的举办者,再到如今的技术和标准提供者,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把上任后的首次重要出访定在中国,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中国不会盲目跟风申办奥运会,我们会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谨慎做出决策。 对于国际奥委会来说,或许也该好好反思一下,如何让奥运会重新变得有吸引力,让各国愿意主动申办,是不是该调整一下办赛模式,降低申办成本,让奥运会的举办更加可持续?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奥运会才有可能重新成为各国争抢的“香饽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申办情况冷冷清清,让国际奥委会干着急。
国际奥委会估计现在已经哭晕在厕所! 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
花开富贵流年
2025-09-23 13:50:15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