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连抛3820亿美债,准备动真格,巴菲特清空中企比亚迪股票,信号特殊。 美国财政部 7 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刚公布,金融圈的讨论就炸开了锅。中国单月抛售 257 亿美元美债的动作,让四个月累计减持规模达到 3820 亿人民币,持仓量直接跌到 2009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几乎同时,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披露,已将持有十七年的比亚迪股票全部清仓。两件看似独立的事凑在一起,让国际市场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 中国减持美债的动作并非突然。自 2022 年 4 月持仓跌破 1 万亿美元后,减持步伐就没停过,2022 到 2024 三年间累计抛售超 2800 亿美元。 2025 年的节奏明显加快,3 月到 7 月间仅有 6 月小幅增持 1 亿美元,其余月份均在抛售,其中 7 月的减持力度创下年内新高。与日本、英国 7 月选择增持的操作相比,中国的动作显得格外突出。 减持背后是对美国财政状况的考量。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已攀升至 37 万亿美元,每年仅利息支出就超过 1 万亿美元。 特朗普新任期推出的政策,让未来十年负债预计额外增加 2 万亿美元,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此前已下调美国主权评级。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央行连续 10 个月增持黄金,储备量达到 7402 万盎司,用实物资产对冲美元资产风险的意图清晰可见。 巴菲特清仓比亚迪的决定更具冲击力。这位被称为 “股神” 的投资者,2008 年以 8 港元每股的价格买入比亚迪股票,持有期间股价最高涨超 30 倍。 他的减持从 2022 年就开始,直到 2025 年中才彻底清仓,十七年的投资生涯就此画上句号。市场原本将他的长期持有视为对中国新能源行业的认可,此次清仓让不少跟踪其操作的机构陷入观望。 这两件事的时间重叠引发诸多联想,但各自的逻辑线索并不相同。中国减持美债是外汇储备结构调整的延续,从峰值时的 1.3 万亿美元降到 7307 亿美元,多年的渐进式操作既避免引发市场恐慌,又逐步降低对美元资产的依赖。减持回笼的资金部分流向了黄金市场,目前中国黄金储备占比 7.64%,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后续增持空间清晰。 巴菲特的操作则更多反映个人投资判断。比亚迪所在的新能源赛道近年竞争加剧,全球产能过剩问题显现,叠加国际供应链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可能让长期投资者选择落袋为安。 他的清仓并非针对所有中企,伯克希尔哈撒韦对苹果等跨国企业的持仓并未出现明显变动,显示出对特定行业而非整体市场的判断。 这两个事件的叠加,更像是国际金融市场调整期的缩影。中国的储备结构优化与巴菲特的投资组合调整,虽动因不同,却共同指向了对全球经济环境变化的应对。前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后者是市场层面的风险考量,这些动作交织在一起,为下半年的国际金融走势埋下了更多观察线索。
巴菲特一辈子就买过2只中国股票,光这俩就赚得盆满钵满!买中国石油翻了7倍净
【6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