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总统罕见承认了! 9月22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路透社专访里抛出的“1997年金融危机预警”,没像往常政客发言那样打太极。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9月22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提出了令人关注的警告:如果按照美方要求,在没有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的情况下,将3500亿美元现金投入美国项目,韩国很可能重蹈1997年金融危机的覆辙。 李在明的直言不讳不同于常见的政治发言,他所担心的并非国家缺钱,而是可能陷入“表面甜美、实则风险巨大”的陷阱。 回顾1997年的危机,韩国并非主动选择,而是被动承受国际资本的冲击,韩元大幅贬值,外汇储备快速消耗殆尽。如今的局面虽不同,但风险依旧突出。 根据韩国央行最新发布的《外汇市场稳定性报告》,韩国外汇储备总额为4162.9亿美元,可随时动用的资金约为3800亿。 如果一旦将3500亿现金投入美国,几乎动用掉了九成应急资金,一旦韩元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政府干预的能力将极为有限。 更棘手的是,美国要求的投资模式并非韩国自主选择,而是美方主导。具体来说,投资项目、操作方式以及收益分配全由美国决定,这让韩国企业几乎无法掌控风险。类似案例并非空穴来风。此前,日本在美投资5500亿日元,最终项目由美方筛选,收益分配中90%归美国。 韩国若跟随此模式,可能面临投资回报缓慢甚至亏损的风险,尤其是在项目方向与韩国优势产业不匹配的情况下。传统制造业、老旧基建等领域,收益周期长且与半导体、新能源等核心产业关联有限,企业投入可能变相成为“给美国送钱”。 实际案例也证明了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三星在2023年于德州建设半导体工厂时,美方原承诺补贴,却在建设过程中调整政策,要求使用美国本土零部件,而当地供应链无法满足需求,导致三星不得不从韩国运零部件,成本激增20%。 现代汽车在佐治亚州建设电池厂时,300余名韩国技术工人因签证问题被带走,工厂直接停产。LG新能源计划在俄亥俄州建厂,也因美国政策不明朗,将计划推迟到2027年。显而易见,政策不确定性甚至比经济风险本身更为严峻。 这些企业不仅是韩国经济支柱,也直接影响就业和出口。如果它们对美投资缩手缩脚,韩国整体经济将承受连锁冲击。李在明也非常清楚硬扛美方并非长久之计,美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如果关税再度上调,韩国汽车、电子等主力产品出口至少将下降10%。 因此,他在警告经济风险的同时,也表态美韩安全合作没有分歧,并承诺增加国防开支,试图用安全合作换取经济谈判的空间。 然而,美方态度坚决,即使在8月与特朗普会晤时,也未签署联合声明,显示希望的投资仍将如数到位。韩国国内各方也表现出谨慎态度。央行行长李昌镛强调,外汇储备首要目的是维护经济稳定,而非换取关税优惠。国会在野党提案要求,任何大额对美投资必须经国会批准。 普通民众在社交媒体上讨论:“1997年我们靠全国捐金块挺过来了,现在不能为了关税优惠,把家底赔进去。”李在明的警告,实际上是提醒韩国上下,别被短期利益蒙蔽双眼,忽略了经济安全的长期风险。 美方希望获取韩国资金,而韩国则寻求可持续合作,但双方的诉求明显不在同一频道。这场博弈,不仅关乎一笔投资,更关乎国家经济安全、企业发展以及民众利益。如何在强权与合作之间找到平衡,是韩国必须面对的长期战略课题。 信息:美韩谈判陷僵局!李在明:若接受美国要求 韩国将陷金融危机 2025-09-22 08:51·财联社
韩国总统罕见承认了! 9月22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路透社专访里抛出的“1997年
颜冬白云
2025-09-24 17:08: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