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前宰相王铎,携带家眷300多人赴任,竟被人劫杀,除了美貌的侍妾被夺,再无一人

憨豆大侠闯魔窟 2025-09-24 21:49:34

唐末前宰相王铎,携带家眷300多人赴任,竟被人劫杀,除了美貌的侍妾被夺,再无一人生还。谁也想不到,策划这起灭门惨案的,竟是一个著名天才诗人。 这事儿得从唐朝快要撑不住的时候说起,那时候长安刚被唐军收回没多久,王铎作为平定黄巢起义的总指挥,正风光着给各路功臣论功行赏。 谁晓得有个叫田令孜的宦官眼红他的功劳,在唐僖宗面前进了谗言,皇帝二话不说就把王铎贬为义成节度使,让他去滑州上任。 王铎心里明白,这趟路不好走。那时候藩镇割据,乱兵土匪到处都是,从长安到滑州简直像是闯龙潭虎穴。 但他舍不得丢下家眷,老伴年纪大了,孙子刚会走路,还有跟着几十年的老仆,三百多口人啊,他想着一家人守在一起总比分开强,就带着几十辆马车浩浩荡荡出发了。 走到郑州附近,听说前面有秦宗权的部将孙儒在劫杀过往富户,手段特别残忍,王铎赶紧改道,想绕行魏博节度使的地盘。 他年轻时跟魏博节度使乐彦祯有点交情,就写了封信请求借道。没想到这封信直接送进了鬼门关,当时乐彦祯正忙,信落到了他的幕僚李山甫手里。 李山甫这人可不是普通角色,他是当时文坛上跟罗隐、杜荀鹤齐名的天才诗人,文章锦绣,诗赋风流。但他性格偏激,考了二十多年科举次次落榜,看着当年不如他的同窗都穿上了官服,自己却只能在酒馆赊账写诗。 他认定是王铎在吏部评语里写了“性偏难任”四个字,断送了他的仕途,其实王铎压根不记得这回事。 李山甫看到王铎的求援信,心里那个恨啊终于找到了出口。他没把信交给乐彦祯,而是先找到了节度使的儿子乐从训。 这小子贪财又好色,李山甫不着痕迹地说:“王铎这次赴任,带了诸多美妾,几十车财物,光金银细软怕是价值连城。” 看乐从训眼睛发亮,他又添把火:“如果真让他平安过境,其他藩镇定然会认为我们与朝廷有什么密谋,到时候魏博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乐从训立马问该怎么办,李山甫阴冷一笑:“不如一不做二不休。” 几天后,王铎一行抵达魏州西南的高鸡泊。乐从训假惺惺地率兵“护送”了一段,突然借口“前方路况复杂”就带人马掉头返回。王铎觉得蹊跷,但只能继续前行。刚走出几里地,芦苇荡中突然杀声震天,一群骑兵如鬼魅般冲出。 这场屠杀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除了王铎美貌的侍妾,其余三百多人,上至古稀老人,下至襁褓婴儿,无一幸免,王铎积累一生的财富也被洗劫一空。有人听见王铎最后喊了句“我乃前宰相”,话音未落就被一刀砍倒。 消息传回长安,朝廷根本管不了,只能象征性发道悼文。这案子就这么不了了之,乐彦祯推说不知情,李山甫继续在魏博写诗,其中一句“须知乱世生贤相,未必明时无直臣”还被传颂一时,没人提芦苇荡里的血案。 王铎的死其实是唐末乱世的一个缩影,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别说老百姓活不下去,就连宰相这样的高官,性命都捏在别人手里。 而李山甫的堕落更让人感慨,一个能写出传世诗句的天才,本该用笔墨书写家国情怀,却被权力欲望吞噬,变成了双手沾满鲜血的凶手。 高鸡泊的芦苇第二年长得特别茂盛,村民说是因为地下的血肥了土。可再茂盛的芦苇也盖不住一个事实:当文人开始用笔杆子策划谋杀,这个王朝的丧钟就已经敲响了。 四年后,朱温篡唐,改国号为梁,唐朝正式灭亡。王铎的死,像是一声丧钟,提前敲响了王朝的末日。 信源: 《旧唐书·王铎传》 《新唐书·王铎传》 《资治通鉴》 《北梦琐言》

0 阅读:1
憨豆大侠闯魔窟

憨豆大侠闯魔窟

憨豆大侠闯魔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