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尼克松当年联华制苏成功的基本前提是,美中关系以及美苏关系都必须比苏中关系更好。但是今天美国要联俄制华,这样的前提则不存在。美国人清楚,俄罗斯永远不会违背与中国达成的承诺!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中苏关系彻底闹僵。1969年的珍宝岛冲突,中苏边境打起了炮仗,几十万大军对峙,关系直接跌到冰点。两国在意识形态上也越吵越凶,从兄弟变成了冤家。 另一边,美国自己也不好过,深陷越南战争泥潭,耗费巨大,国内外压力都很大。苏联在全球扩张,美国有点顶不住,需要想办法打破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和中国发现了共同点——都得防着苏联。于是有了“乒乓外交”,有了基辛格的秘密访华,最后尼克松亲自访华,发表《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那时候的三角关系很微妙:美国和中国的关系,美国和苏联的关系,都比中苏关系要好,所以美国能玩“联华制苏”的牌。 换句话说,当年的环境给了美国操作空间,它才能成功。 把时间拉到现在,情况完全翻转了。中俄关系不仅没矛盾,反而是越来越紧密。 2023年,中俄贸易额就突破了2400亿美元,比前一年还涨了26%。中国已经连续15年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 俄罗斯街头跑的中国车越来越多,光是2023年整车出口就超过90万辆,中国品牌手机、家电也成了俄罗斯人生活里的常见品。可以说,俄罗斯人的日常消费和中国制造绑定得越来越紧。 再看能源。大家都知道,能源是俄罗斯的命脉,也是中俄合作的“压舱石”。“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已经全线通了,每年能稳定往中国输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个数字差不多等于北京全年的用气量。 这种深度绑定,不是嘴上说说,而是实实在在的依赖关系。除此之外,两国还在北极搞液化天然气项目,中国企业不仅提供钻机、建设备,还负责融资和运输,基本把整个产业链都串起来了。 金融上,两国合作也越来越紧。现在中俄贸易里,人民币和卢布结算占比已经超过95%,美元的存在感越来越弱。俄罗斯的外汇储备里,美元几乎看不见了,美国再想用美元结算体系来制裁,作用已经大打折扣。 科技上也有不少合作,比如“阿斯图友谊号”卫星,就带着中俄多所大学的科研设备上了天。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里,中俄航天员可能还会一起在月球种菜。这些合作说明,两国不只是经济上的伙伴,科技和战略层面也越来越紧。 美国想学尼克松那一套,问题在于现在的美俄关系本身就烂透了。 北约东扩已经快把导弹架到俄罗斯家门口,克里米亚、乌克兰的事更是成了美俄之间的死结。 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美国和西方对俄罗斯搞了三万多项制裁,光是美国主导的就有七千多项,几乎把能源、金融、科技全给封死了。你说在这种背景下,美国转头还想拉拢俄罗斯,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再看看美国给的所谓“条件”,俄罗斯最想要的是解除制裁,恢复国际地位;可美国心里想的是让俄罗斯配合对付中国。这就像一个人想买苹果,另一个人却非要卖橘子,完全不对路。 更别提美国的盟友。美国要是真去跟俄罗斯走近,欧洲第一个不同意。北约刚刚给乌克兰送去大批援助,结果美国转头和俄罗斯握手,那欧洲不是成了被耍的傻子?所以美国也没法真这么干,否则就是坑盟友,自己阵营先乱。 中俄为什么能这么稳?一个是历史基础,一个是现实利益。 历史上,两国在二战并肩作战过,冷战后又签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承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不是临时凑数,而是长久的政治承诺。 现实里,两国的利益互补很强。俄罗斯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和制造业能力,合作起来互相需要。双方还在关键问题上相互背书:俄罗斯明确反对台独,中国也支持俄罗斯维护国家安全。 这种互相支持,不是短期的利益交换,而是长期的战略默契。 所以说,美国的挑拨根本没有市场。有人以为俄罗斯会为了制裁松绑而在联合国背离中国,但事实证明完全相反。安理会、上合组织、金砖等机制里,中俄经常立场一致。 归根结底,美国还是停留在冷战那一套思维里,喜欢玩“拉一个打一个”。可现在的世界早就不一样了。 2024年,全球南方国家的GDP加起来已经超过世界的一半,世界格局不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中俄关系的稳固,让美国的“离间计”根本插不进来。反倒是美国一边打压中国,一边制裁俄罗斯,把两国推得越来越近。 现在的中俄关系,就像双保险一样,既有经济、能源上的硬纽带,又有政治、战略上的互信。美国想靠旧套路撬动,结果只会是白费劲。 当年尼克松的成功,靠的是中苏关系的裂痕,靠的是特殊的环境。今天这些条件统统不在,美国再想复制,完全是刻舟求剑。中俄关系是建立在实打实的利益和长期信任上的,美国的短期诱惑根本撬不动。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尼克松当年联华制苏成功的基本前提是,美中关系以及美苏关系
不负赋墨尘
2025-09-25 10:42:3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