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内部对冯德莱恩的不信任动议暴露了成员国间的深层裂痕。极右翼党团批评其与美国的贸易协议“损害欧洲主权”,左翼党团则指责其在巴以冲突中“回避制裁以色列”。这种对立折射出欧盟在战略自主与成员国利益协调上的结构性矛盾——德国、法国支持对美妥协以换取经济稳定,而匈牙利、波兰等国则担忧协议挤压本土产业空间。 欧美贸易协议引发的争议持续发酵。虽然协议避免了30%的全面关税,但法国农业团体抗议“牺牲农民利益换取汽车产业豁免”,西班牙则担忧葡萄酒出口配额受限。数据显示,欧盟对美贸易顺差达1980亿欧元,但美国通过数字税、绿色补贴等规则持续施压,迫使欧盟在监管标准上让步。这种不对等关系加剧了欧洲民众的“被附庸”焦虑,52%的德国民众认为协议“未捍卫欧洲价值观”。 巴以冲突成为冯德莱恩的“外交试金石”。其拒绝谴责以色列加沙行动的立场,与西班牙、爱尔兰等国的谴责呼吁形成尖锐对立。欧盟内部对俄制裁也因能源依赖分化——匈牙利明确反对切断俄天然气,而波罗的海三国要求加大制裁力度。这种政策摇摆不仅削弱欧盟道德权威,更使国际社会对其战略自主性产生质疑。 冯德莱恩的困境本质是欧盟治理危机的缩影。在民粹主义崛起、成员国利益分化的背景下,她试图通过“对冲策略”平衡各方诉求,却陷入“左右皆失”的窘境。欧盟若不能改革决策机制、强化战略协同,恐将难以应对中美博弈下的全球变局。
欧盟内部对冯德莱恩的不信任动议暴露了成员国间的深层裂痕。极右翼党团批评其与美国的
寡之
2025-09-25 11:53:54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