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1位失智老人iconicon拿着100元到面店买面,不料,老板接过10

芦苇飘雪 2025-09-25 17:06:05

浙江温州,1位失智老人iconicon拿着100元到面店买面,不料,老板接过100元后,也不找零,只给老人称了2斤面,老人乐呵呵转身就走,然而,9年后,老人意外离世,老板崩溃大哭! 面店老板叫周明,那年刚接手父亲留下的老面店。老人第一次来的时候,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手里攥着皱巴巴的100元,颤巍巍地说:“要...要2斤面。”周明刚要找零,父亲从里屋出来,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角,朝他摇了摇头。等老人走后,父亲才说:“这是隔壁楼的陈爷爷,老伴走得早,儿子在外地,前两年得了失智症,经常记不清事,你别收他钱,也别戳破,就当帮个忙。” 从那以后,陈爷爷几乎每周都会来买面,每次都递上100元,周明总是默契地称2斤面,从不提找零的事。有时候陈爷爷会忘记拿钱,周明也照样把面递给他,笑着说:“下次一起给。”陈爷爷就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乐呵呵地接过面,嘴里念叨着:“好,下次给,下次给。” 有一次,陈爷爷来买面时,手里不仅攥着100元,还多了一袋刚买的橘子,硬要塞给周明:“小周,这个甜,你吃。”周明推辞不过,收下两个,把剩下的塞回老人手里:“陈爷爷,我留两个就够了,您自己吃。”老人点点头,抱着面和橘子,慢慢悠悠地走了,周明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暖暖的。 随着时间推移,陈爷爷的记忆越来越差,有时候刚走出店门,又折返回来,问周明:“我...我买面了吗?”周明总是耐心地说:“买了,您刚拿走,快回家煮面吃吧。”偶尔陈爷爷的儿子回来探亲,会特意来面店,给周明结清“欠”的面钱,周明每次都婉拒:“陈爷爷每次来都给了钱,您别客气,就是一点面,不值钱。” 9年时间,周明的面店换了新招牌,父亲也去世了,但他依然坚持着和陈爷爷的“约定”。直到那天早上,周明像往常一样开门营业,却没等到熟悉的身影。中午的时候,陈爷爷的儿子匆匆赶来,红着眼眶说:“周老板,我爸...今早出门买面,过马路时没注意,被车撞了,没抢救过来。” 周明手里的面杖“啪”地掉在地上,他愣在原地,脑海里全是陈爷爷乐呵呵的笑脸,还有那句重复了无数次的“要2斤面”。等反应过来,眼泪已经止不住地往下流,他蹲在地上,崩溃大哭:“怎么会...他今天怎么没来...我还没给他称面...” 处理完陈爷爷的后事,他儿子特意来到面店,拿出一个旧铁盒,递给周明:“周老板,这是我爸的东西,里面有个本子,您看看。”周明打开铁盒,里面除了几张旧照片,还有一个泛黄的笔记本,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2015年3月12日,去小周面店买面,给了100元,没找零,小周是好人;2016年5月8日,给小周带橘子,他收了两个,好人...2024年1月,今天忘记给钱,小周还是给了面,不能再麻烦他了...” 原来,陈爷爷虽然记不清很多事,却一直记得周明的好,他把每次买面的事都记在本子上,想着以后一定要还。周明看着笔记本上的字,眼泪又一次流了下来,他终于明白,这9年的“不找零”,不仅是他对老人的帮助,更是老人记在心里的温暖。 后来,周明在面店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关爱老人,传递温暖”。他还加入了社区的志愿者队伍,经常去看望社区里的独居老人,给他们送面,陪他们聊天。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周明笑着说:“是陈爷爷让我明白,一点小小的善意,就能温暖别人很久,我想把这份温暖传递下去。” 如今,周明的面店成了社区里的“暖心驿站”,不仅有老人来买面,还有很多年轻人特意来光顾,他们说:“来这里买面,不仅能吃到好吃的面,还能感受到满满的温暖。”而周明也始终记得,9年前那个拿着100元买面的老人,和他之间那段无需言说的约定,这份温暖,将永远留在他的心里,也留在这个小小的面店里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0
芦苇飘雪

芦苇飘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