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过渡总统沙拉现身纽约,出席第八十届联合国大会的消息一出来,立刻在国际政坛刷了屏。 原因很简单,这不仅是他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亮相全球多边舞台,更是叙利亚六十年来第一次有总统级别的领导人登上联大讲台。这种级别的亮相,怎么可能不引发关注? 要理解沙拉此行的分量,得先回头看看叙利亚这几十年的外交轨迹。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以来,叙利亚在联合国的存在感一直偏低,尤其是在总统层面的露面几乎为零。 原因不难理解,从1970年代阿萨德家族上台开始,叙利亚长期处于内外压力交织的状态,内有治理挑战,外有制裁封锁。 特别是2011年爆发的内战更是让这个国家几乎被推向了国际社会的边缘。当时不少西方国家对叙利亚政府持抵制态度。 联合国场合几乎成了批评战场,叙利亚代表大多是常驻联合国的外交官,始终未有总统亲自站台。 而这次沙拉的出场。 不只是打破了这种冷场局面,更像是叙利亚对外关系试图“回归正常”的一个信号。当然,他的身份是“过渡总统”,这本身就说明叙利亚目前还处在一个政治重整的阶段。 不过,能以这个身份出现在联大,说明国际社会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他代表叙利亚的这个角色。这种变化并非一夜之间发生。 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酝酿,尤其是近两年叙利亚与部分中东国家的关系缓和,比如重新恢复与沙特的外交关系,加入阿拉伯国家联盟的复会,也都是铺垫。 沙拉在联合国大会上的发言内容也并非毫无看点。据多家国际权威媒体报道,他重点谈到了叙利亚战后重建、反恐合作以及制裁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这种议题设置显然是有目的的,一方面回应国际社会对叙利亚局势的关切,另一方面也试图争取更多国家在经济重建上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发言方式比起以往官僚式的外交措辞更接地气,透露出一种想要“重新打开窗口”的姿态。 这次访问纽约,沙拉还见了叙利亚旅美侨胞。这类活动虽然表面看是例行公事,实际上也有其象征意义。过去十几年,由于战乱和动荡,大批叙利亚人流亡海外,其中不少人在美国定居。 现在,国家领导人亲自来访,释放出来的信息很清楚:叙利亚要把全球散落的资源重新整合起来,不管是人脉、资金还是技术,都是国家未来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沙拉之所以能在这个时候获得登台机会,和当前国际格局的微妙变化也有关系。俄乌冲突让不少国家的外交注意力发生转移,中东地区的稳定重新变得重要起来。 美国虽然对叙利亚政府长期持强硬立场,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开始展现出某种灵活性。比如说,最近一段时间美方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表态不再像过去那样绝对化,这种微妙的语气转变也为沙拉此行提供了空间。 与其说这是一次普通的外交访问,不如说是一次象征意义极强的“回归尝试”。而会不会成功,还要看接下来叙利亚能不能在安全、治理、外交等多个层面稳住局面。 至少这一次,沙拉成功让世界重新把目光投向叙利亚,哪怕只是短暂的,也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变化了。 参考资料:58年来首次,叙利亚领导人亮相联合国,曾被美追捕,仍被安理会列为恐怖分子 2025-09-25 14:41·上观新闻
叙利亚过渡总统沙拉现身纽约,出席第八十届联合国大会的消息一出来,立刻在国际政坛刷
律便利小店
2025-09-26 14:36: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