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诡计多端”输不起,黑着来!从下个月起中国制造的船舶(只)停靠美国港口时,将被征收100万美元的天价港口停运费! 再过不久美国针对我国船舶的一项新收费政策即将落地,也就是从10月14日开始,我国制造或运营的船舶停靠美国港口时,会被征收一笔额外的港口费用。 这笔被外界热议的费用也不是固定的100万美元,实际收费按船舶大小和运营主体分级计算,但对主流货轮来说,单次费用很轻松就会突破百万美元,未来还会逐年上涨。 之所以会如此针对我国,还是因为美国“嫉妒”了。 这些年我国造船业发展得很快,2024年的数据显示全球一半以上的完工船舶来自我国,新接订单更是占了七成多,18种主流船型里有14种都拿到了全球第一。 反观美国造船业,市场份额连1%都不到,船队规模只剩80艘,船坞闲置、工人失业的情况很常见。 面对这样的差距,美国就想通过行政手段给我国船舶设置障碍,帮本土船厂抢回订单。 其实早在2024年4月,美国就启动了专门针对我国海运和造船业的调查,到2025年2月抛出了初步方案,当时计划对我国船舶单次收取最高150万美元的费用,消息一出就引发全球航运业反对。 迫于压力美国在公布了调整后的最终政策,虽然比最初的方案有所松动,但收费标准依然不低。 新政策把收费分成了两类,中国船东运营的船舶,按净吨位收费,每吨收50美元,未来三年每年都会涨价,到2028年每吨要涨到140美元。 要是外国公司用了中国造的船,收费稍低些,按每吨18美元或者每个集装箱120美元算,哪个高就按哪个收,这部分费用同样会逐年上涨。 而且每艘船每年最多会被收五次费用,算下来成本相当可观。 以中远海运一艘10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为例,现在每次停靠美国港口要交120万美元,到2028年就会涨到250万美元。 可这看似针对中国的政策,很快就显露出了连锁反应,不光中国企业受影响,全球航运圈和美国本土都被牵扯了进来。 因为全球很多航运巨头都依赖中国造的船舶,地中海航运未来订单里中国造的比例高达92%。 为了避开高额费用,不少船公司已经开始调整航线,把中国造的船舶调离美国航线,这直接导致班期紊乱,海运运力出现短缺,运价也跟着往上涨。 对美国自己来说,这笔费用最终还是转嫁到了本土企业和消费者身上。 海运成本增加后,他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下降,而且航运公司会把额外的费用加到运费里,进口商品的价格随之上涨,所以这种做法根本帮不了美国船厂,反而会扰乱本国的贸易秩序。 面对这样的政策,我国也有了回应,商务部表示这种做法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违反了世贸组织规则,既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也扰乱了全球供应链。 行动上我国也采取了对等措施,对波音飞机进港加收费用,对高通芯片开展反垄断调查,这些都是美国企业的重要市场,很快引发了华尔街的关注。 我国船企也在主动调整,通过WTO提出申诉,维护自身权益,也把目光转向东南亚、印度等新兴市场,努力稳住订单。 从9月的情况看,我国造船业的手持订单依然保持全球首位,并没有因为美国的政策就丢掉领先优势。 这场围绕船舶收费的博弈,本质上是全球海运话语权的争夺,因为海运承担了90%以上的世界贸易,我国造船业的优势不仅在于产能,更在技术创新和供应链稳定上。 美国想靠收费这种行政手段逆转竞争格局,显然找错了方向,这项政策没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搅乱了全球航运秩序,让自己的企业和民众买单。 贸易竞争最终要靠实力和创新说话,靠歧视性政策设置障碍,终究是行不通的。 新浪财经2025-09-22——多家船公司相继发声!美国“天价”港口费倒计时! 观察者网2025-09-26——去年美国少于10艘,中国超过1000艘!美政府遏制中国造船业又扑了个空
美国打压成功?中国GDP降至美国的59%?全球老二的崛起被打断?2024年中国G
【31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