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国财政部的数据,证实了这场“金融撤退”正在加速。当中国开始系统性地

论芸有事 2025-09-26 19:45:32

9月18日,美国财政部的数据,证实了这场“金融撤退”正在加速。当中国开始系统性地清除被美国“冻结”的风险时,就意味着,留给“台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过去美元一直都很稳定,世界上的各个国家也都愿意购买美债当做海外资产,但是近几年美元的地位出现了动摇,对于美债大家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新动作。   9月18日美国财政部对外发布了一份关键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报告显示今年7月,我国减持了25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   减持之后,我国手里持有的美债规模降到了7307亿美元,这是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要知道过去我国曾是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持有者,手里的持仓量一度超过一万亿美元,如今的变化已经持续了相当长时间。   从2022年开始,我国就一直在逐步调整持仓,算下来已经连续三年保持着这样的趋势。   2025年里除了1月和2月有过小幅增持,其他多数月份都在减持,7月这257亿美元的减持幅度,更是让这种撤退的节奏变得清晰可见。   在全球对美债的态度上出现了相对明显的分化,我国在持续减持的同时,日本和英国却在增持。   7月里日本增持了38亿美元,目前还是美国最大的海外债主,英国则把持仓推到了8993亿美元。   现在美国的国债总额早已突破了34万亿美元,每年光是要支付的国债利息就成了压在政府身上的沉重负担,财政赤字常年居高不下,这样的状况很难让人完全放心。   我国的这种调整,本质上是在系统性地清除可能被美国“冻结”的风险。   过去美债被不少国家当作相对安全的资产来持有,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这种资产背后的风险也在显现。   如果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海外持有的美债有可能面临被冻结的风险,这对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安全来说是很大的隐患。   所以我国开始逐步降低对美债的依赖,转而寻找更稳妥的资产配置方式。   这些年我国央行已经连续十个月在增持黄金,就是在为外汇储备搭建更稳固的“安全垫”,减少被外部力量牵制的可能。   减持美国国债,除了是为了国家资产的安全,同时也能对支持“台独”的外部势力造成影响。   因为现在“台独分子”的生存和活动都离不开外部势力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很多时候需要依托经济和金融手段来维系。   如果我国在金融领域存在被美国牵制的风险,那么在应对“台独”分裂活动时,就可能面临更多掣肘。   现在我国主动清理这些潜在风险,逐步摆脱对美债等资产的过度依赖,其实是在夯实自身的经济安全基础。   就在9月18日这份数据公布后不久,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就率领代表团抵达了北京。   虽然没有明说,但这样敏感的时间点,很难让人不将其与中国减持美债、美国自身的财政压力联系起来。   这也说明美国也清楚我国在金融领域的调整带来的影响,不得不主动寻求沟通。   对“台独”势力来说,外部势力支持力度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活动空间。   如果曾经依赖的外部支持,因为中国在金融等领域的主动布局而减弱,那么他们能够活动的余地自然会越来越小。   我国用持续减持美债、优化外汇储备的方式清除潜在风险,一步步筑牢自身的经济安全防线。   而这条防线越坚固,外部势力干涉台海的抓手就越少,“台独”势力所能依靠的外部支撑就越薄弱。   观察者网2025-09-19——7月中国减持美债257亿美元,持仓创16年最低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论芸有事

论芸有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