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确实霸气,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拒绝了使用英语回答问题。

山不老情老 2025-09-29 17:09:48

俄罗斯确实霸气,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拒绝了使用英语回答问题。拉夫罗夫表示,所有人都不要忘记,在联合国,俄语也是官方语言,与英语的地位是一样的。 当初联合国刚成立时,《宪章》里就写得明明白白,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这六种语言是官方语言,地位压根儿没差别。 可这些年下来,情况早就变味儿了,英语悄悄成了“隐形老大”。 有数据说,联合国的原始文件里80%都是英文,法文占15%,西班牙文占4%,剩下的俄文、阿拉伯文和中文加起来才占1%。 就连联合国官网,70%的内容也都是英文,其他语言的版本更新总是慢半拍。 国际会议上更明显,不少代表明明母语是法语或西班牙语,却总不自觉地切换成英语,好像不说英语就显得没分量似的,说到底,这就是文化话语权上的不平等。 就在这种看似习以为常的失衡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前不久在联合国大会上的一个举动,突然把这层窗户纸戳破了。 面对英国记者让他用英语回答问题的要求,他直接用俄语回应,提醒对方别忘了俄语和英语同为联合国官方语言。 要知道,俄语能跻身六大官方语言,背后是苏联在二战中2700万人牺牲换来的历史分量,这是写进联合国规则里的合法地位。 当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仅接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也接过了俄语的国际地位。 现在全球还有约2.93亿人使用俄语,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和前苏联成员国,维护俄语,其实就是在维护自己的大国身份认同。 这些年俄罗斯在经济、科技领域被西方反复打压,语言反倒成了少数能自己说了算的战略资源。 在联合国用俄语发言,既能直接把莫斯科的声音传出去,还能借着语言纽带拉近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这些前独联体国家的关系。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的这种坚持并不是孤例。咱们中国这些年也在使劲推动中文国际化。 现在全球有85个国家把中文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亿,2010年启动的联合国中文日活动,规模一年比一年大。 中文虽然从联合国成立起就是官方语言,但直到1973年才获得和其他四种初始语言同等的工作语言地位。 如今的这些进展,其实是新兴国家在用语言当支点,想撬动旧的国际话语权格局。 这场语言博弈的背后,还有科技在推波助澜。人工智能翻译技术的进步,正在慢慢打破英语的垄断。像中国科大讯飞这样的企业,已经能做85种语言的实时翻译,准确率超过95%。 这就意味着,代表们哪怕用母语发言,通过AI也能快速转换成其他语言,不用再死死依赖英语。 但技术也带来了新麻烦,英语国家掌握着全球70%的AI训练数据,很容易造成算法偏见,比如有些语言的翻译质量就明显不如英语。 所以现在建立多语言平等的AI训练数据库成了急事,中国正在推动建设覆盖六大官方语言的专业语料库,就是想靠技术重构语言权力格局。 说到底,拉夫罗夫的举动,本质上是对“单极世界”的反抗。在联合国这个多边舞台上,语言平等本来就是文明平等的起点。 这场“语言战争”肯定不是一天两天能结束的,但拉夫罗夫这一下已经撕开了口子。 等越来越多国家开始用母语发声,等技术把语言壁垒慢慢消掉,一个真正多元包容的国际秩序说不定就离我们不远了。毕竟世界的精彩,本来就藏在不同文明的交相辉映里。

0 阅读:0
山不老情老

山不老情老

山不老情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