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嫖上瘾!”上海一位百岁老人在老伴离世后,将3000万售房款各分给子女400万,唯独给小儿子200万。小儿子不满起诉要求重分。老人当庭反驳,指责其早已私占一套公租房,实属贪心。但更意外的是,这场母子对簿公堂的纠纷,一审和二审法院给出了完全相反的判决! 李奶奶年轻的时候,和丈夫通过人介绍认识。 那时没有如今的恋爱自由,也没有太多仪式和铺张,更多的是依靠媒人撮合。 媒人介绍之后,两人见过几次面,觉得对方性格都还老实本分,生活态度踏实,再加上双方父母都十分满意,便顺理成章地决定结合。 婚礼办得很朴素,亲戚朋友到场作证,李奶奶穿着一件缝制好的新衣裳,就这样开启了与丈夫相伴的日子。 婚后,两人一起打拼,丈夫勤快能干,不怕吃苦,逐渐有了稳定的收入。 李奶奶则在家里相夫教子,一连为丈夫生下了六个孩子,儿女满堂,日子虽辛苦却有奔头。 随着家庭条件越来越好,他们买下了房子,日子渐渐从“温饱”走向了“安稳”。 可是,2002年丈夫因病去世,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李奶奶一度难以接受。 她清楚自己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活多少年,家产和财务如何分配,早晚都是摆在眼前的问题。 为了避免日后子女之间因为遗产而生嫌隙,她主动提出,要和六个子女坐在一起,摊开来谈。 李奶奶说自己不是怕死,而是希望自己走后,六个孩子还能像以前一样和和气气,不因钱财反目。 李奶奶的想法很简单,丈夫没留遗嘱,她必须为孩子们想好未来。 她把家里五处房产,无论产权明晰的私房,还是那套只有使用权的公租房,都约定由六个子女均分。 协议签订七年后,也就是2009年,最小的儿子小李悄悄办了件事。 他没跟任何人商量,就把这套公租房的承租人,从过世的父亲名下变更到了自己名下。 当家人发现后,他轻描淡写地解释是为了“方便管理出租”。 为了不撕破脸,母亲和兄姐选择了暂时隐忍。 这种沉默,却为十二年后的家庭风暴埋下了最危险的引信。 小儿子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单方面打破了协议的公平根基。 真正的爆发点在2021年,李奶奶年事已高,决定卖掉其中一套私房,提前给孩子们分钱。 房子卖了近3000万,一笔巨款。 李奶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其他五个孩子各拿约500万,唯独小儿子只给200万。 李奶奶的理由很简单,你已经独占了公租房的全部权益,为了对大家公平,必须从现金里扣掉。 但小李不干了,他拿出当年的协议,坚持白纸黑字写着均分,认为公房和私房是两码事。 母子彻底决裂,对簿公堂。 一审法庭上,法律的天平倾向了小李。 法院认为,家庭协议对售房款的约定是有效的,至于公租房的纠纷,那是另一个法律关系,应该另案再议。 判决结果是,李奶奶败诉,需要补给小儿子200多万差价。 李奶奶和其余五位子女不服,上诉至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二审法官的审理,法官当庭反复追问小李,当年的协议,是不是为了分配五处房产的“整体利益”? 在法庭的追问下,小李最终承认了。 这个关键的承认,彻底扭转了局面。 二审法院认为,这份协议是一个整体方案,追求的是所有家庭成员间的实质公平。 小李私占公租房的行为,已经破坏了这份公平,母亲扣减其份额,恰恰是在维护协议的真正精神,而不是违约。 最终,二审推翻原判,驳回了小李的全部诉讼请求。 宣判后,百岁母亲在法庭上流下了眼泪,之后李奶奶也撤回了关于公租房分割的起诉。 这件事情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老太真正做到了一碗水端平,而且老头家兄弟姐妹们也做到无差别对待,这个说明老头老太心胸开阔,把亲情,手足情发挥到淋漓尽致,在如今的社会实属罕见的。” “财产是上一辈的,她想怎么分是上一辈的事,跟公平无关系。就是特例不给某人,某人也无奈的,否则遗嘱起啥作用?”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重庆,陈女士将房子租给一名70岁男子,租期一年。没想到租客在租赁期间突然失联,几
【13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