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关于台湾做了一个发言,强调台湾地区生产95%美国所需的芯片

古木过去 2025-09-30 10:47:38

美国的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关于台湾做了一个发言,强调台湾地区生产95%美国所需的芯片,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安全威胁,未来应该推动双方“五五开”。那么如何看待他的这个表态呢?未来真的有可能实现吗? 美国对台湾芯片的依赖其实早就不是新闻,无论是手机还是军事设备,芯片断了供都得打结。美国这边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如果台湾有变,国家安全、经济和技术都会跟着出乱子。 尤其是近几年区域局势紧张,大陆对台湾地区的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这让美国更加警觉,不愿自己最关键的“芯片命门”握在别人手里。 尽早让产业链回流本土,不管是烧钱还是费劲,都成了华盛顿的当务之急。 美国的算盘打得再响亮,想把这么大的产业链从台湾拉到美国来也不是个小事。要建厂、招人、搞技术、协调各路政策,光有钱不够用,还得动用政策和外交资源。 其他像日本、韩国、欧洲这些半导体同行也没闲着,都在各出各的力抢着扩充市场。 如果台湾那头芯片业务真一大块迁去美国,可预料到岛内产业轻则业务缩水,重则就业和经济结构都得下不小变动。 看得出来,美国的行动一方面是想给自己上把锁,尽量减少关键领域被人“卡脖子”的可能,同时这一步棋也深刻改变了台湾的地位。 原本全世界关心台海和平,最主要的就是怕一场冲突影响芯片供应。一旦这些高科技工厂大量西移,台湾过去这层产业光环自然黯淡不少。 对美国来说,这时候关心台湾更多是现实利益考量,而不是单纯出于情感。 技术转移的过程中,人才流向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对美国来说,想快速补上产能缺口,就得想法子吸引台湾的顶级工程师跟着工厂一块走,这会导致台湾本地出现“技术真空”。 美国一边砸钱建工厂,一边挖人,台湾不能不防。另一方面,美国也在多管齐下搞研发、提自动化,希望靠创新带动产业升级,这当然可以为本土产业“强筋健骨”。 这场芯片争夺说到底是一场全球范围的较量,参与者各有算盘。 美国抢产能是图安全,台湾被动应对,考虑的是怎么守住自己的饭碗,其他国家则趁机切蛋糕,整个格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芯片东移西移,背后牵扯着无数人的工作、企业兴衰,甚至影响一整个区域的安全氛围。 美国想实现所谓“五五开”的目标并没那么容易,现实情况和各种挑战让这事变数重重。 美国可以靠高额投入推动转移,但想让所有人都乖乖跟着走,难度不会小。而台湾这边即便意识到风险,也很难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0 阅读:6

猜你喜欢

古木过去

古木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