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改口了。郑丽文拜会夏瀛洲上将后,表态出现变化。她明确说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

万事浮华 2025-10-02 10:45:47

突然改口了。郑丽文拜会夏瀛洲上将后,表态出现变化。她明确说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人就是中国人。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场面话,而是选在国民党主席选举白热化的关键节点,背后那幅“我自豪我自信我是中国人”的墨宝简直像盖棺定论的印章,直接把她的立场钉在了历史墙上。 以前的郑丽文,在两岸问题上总有点含糊其辞,去年有回两岸经贸论坛上,人家追问她认不认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拿着话筒想了半分钟,绕来绕去只说“两岸同属中华民族”,连台下支持她的人都皱眉头。 今年初党内讨论“九二共识”,她还提议用“两岸共同发展”代替“一中框架”,怕刺激到某些选民,明显是想两边讨好。 那会儿大家都摸不透她,觉得她是“不统不独”的中间派,深蓝阵营的票也因此忽高忽低,毕竟谁也不喜欢立场模糊的政客。 可跟夏瀛洲那三小时的会面,彻底把她点醒了,这位老将军可不是一般人,一辈子坚持“两岸同属一中”,早年就敢说“国军和解放军都是中国军”,为此被绿营骂着要按“叛国罪”处置也没改口。 见面时,夏瀛洲拿出父亲当年接收台湾的照片,又翻出1946年的《台湾省行政沿革》,指着“台湾省隶属于中华民国行政院”的字样跟她说:“这是历史写的,不是我编的!不敢说这话,怎么对得起那些为收复台湾流血的人?”这话戳到了根子上,郑丽文沉默半天,起身鞠躬说“将军说得对”,模糊话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从那天起,郑丽文像换了个人,党内辩论会上,对手刚说“两岸维持现状”,她立马打断:“没有所谓的‘现状’,台湾是中国的省,这才是唯一的事实!” 后来见台湾青年,她坦言以前怕说“我是中国人”被骂,现在想通了——大陆有台湾青年需要的工作机会,有同根的文化,否认身份就是断自己的路。 有人问她不怕丢“独派”选票吗?她反问得好:“为了讨好少数人,把多数人的未来绑在‘台独’战车上,这才叫不负责任。” 更实在的是她后续的动作,联合12名蓝营民代提了《两岸历史教育融合提案》,要求高中历史课本必须加“1945年台湾光复”“国共合作接收台湾”这些内容,还打算请夏瀛洲这样的老兵进校园讲经历。 她这话说到了点子上:以前课本把台湾史和中国史拆开写,害得孩子们以为台湾是独立的,现在必须改回来,不能让下一代忘了根在哪。 这提案一出来,台北好多历史老师都响应,说以前讲台湾光复只能一笔带过,学生问“为啥是回归”都没法细说,现在终于有依据了,家长们也几千人签名支持,这就是民心所向啊。 有人说她这是选举套路,可就算有选举考量,敢把“台湾是中国的省”这话喊出来,就比那些藏着掖着的政客强百倍。 现在的形势早变了,大陆不是几十年前了,航母编队都能驶向深蓝,福建给金门供水一年就1400万吨,台胞职业资格认可都扩到70多个领域了。 28岁的台湾青年林昱辰,在大陆考了建筑师证,参与了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园设计,他说得实在:“在台湾只能做小项目,现在的成就感是模糊立场给不了的。” 越来越多台湾人在大陆找到机会,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让“模糊路线”成了死路——骗不了坚持一中的大陆,也瞒不住盼好日子的台湾民众。 夏瀛洲将军说“未来三两年是台湾政客的生死关”,这话真没夸张。现在台湾青年拿着老兵的军校笔记喊“这才是我们的历史”,88岁的老兵坐着轮椅也要签“我是中国人”,这些都不是零散的声音,是统一民意在集结。 郑丽文的转变,其实是捅破了台湾政治的窗户纸:认不认同台湾是中国的省,从来不是选择题,是必答题。回避历史就是背叛,否认事实就是害台湾。 “台独”分子总拿各种歪理搅浑水,可历史改不了——1945年台湾光复,回归中国版图,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台湾省行政沿革》上的字,是当年白纸黑字写下来的;夏瀛洲父亲那代人收复台湾的鲜血,也是真真切切流的。 郑丽文背后那幅墨宝说得好,“我自豪我自信我是中国人”,这不是口号,是刻在血脉里的根。 不管国民党主席选举结果咋样,郑丽文这次的表态都意义重大。它让更多人看清,“台独”是绝路,只有认清楚台湾是中国的省、台湾人是中国人这个根本事实,台湾才有未来。 那些还在搞模糊战术的政客该醒醒了,民心向着统一,历史向着统一,谁也挡不住这个大势。

0 阅读:110

猜你喜欢

万事浮华

万事浮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