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我们国家的大豆农民正遭受损失,因为中国仅仅出于‘谈判’的原因不购买。我们在关税上赚了这么多钱,所以我们要拿出一小部分来帮助我们的农民。我永远不会让我们的农民失望!”特朗普此番发文,看似为美国农民“请命”,实则暴露其贸易思维短视。中美贸易本应互利共赢,而非一方强压、一方妥协。特朗普求中国买大豆,却未提美国能拿出何等诚意交换。 特朗普这番话一发出来,立马就刷屏了,尤其是那些中西部农场主圈子。想想看,美国大豆产业本来就靠中国市场吃饭,那边是全球最大的买家,占了美国出口的六成左右。可自从贸易摩擦升级,中国那边订单一砍,仓库里的大豆堆得像小山,价格直往下掉。特朗普说用关税钱补贴农民,听着像及时雨,但细想,这不就是饮鸩止渴吗?钱是从哪里来的?还不是从贸易战里抠出来的,那些关税本来就让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多掏腰包,现在转手补贴自家农民,等于左手倒右手,治标不治本。更别提这补贴规模小得可怜,2018年贸易战那会儿,美国农业部扔了120亿美元出去,可农民实际损失远超这个数,库存积压导致的贬值就够他们喝一壶了。 回过头看,整个贸易战的来龙去脉,其实挺典型的特朗普式操作。他上台后就喊“美国优先”,对华加关税从钢铝开始,很快就波及农产品。2018年7月,中国反击,25%的关税直奔美国大豆,巴西的货瞬间抢了风头。那年美国大豆对华出口从3200万吨腰斩到1600万吨,后半年更惨,基本归零。农民呢?艾奥瓦、伊利诺伊那些地广人稀的州,拖拉机还得开,种子化肥钱不能少,可卖不出去的豆子只能烂在 silo 里。协会统计,单是大豆一项,损失就超200亿美元。特朗普的回应?先是推特上安慰,说中国不买是因为“谈判”,然后甩出补贴计划。可这计划执行起来磕磕绊绊,申请表格堆成山,好多小农场主等半年才拿到钱,勉强够补柴油费。 说实话,这套逻辑听着就别扭。特朗普总把关税收入吹成金矿,说赚了这么多能帮农民翻身。可数据摆在那儿,关税真金白银进了国库?2018-2019年,美国从对华关税里收了约300亿美元,但农业补贴花了近280亿,还不算其他行业补贴。消费者买单的部分更多,进口货价涨了,超市里东西贵了10-20%。农民短期喘口气,长远呢?供应链一乱,巴西、阿根廷的竞争对手乐坏了,他们低价倾销,抢了市场份额,美国大豆的全球地位直线下滑。等贸易战缓和了,中国买家也没全回来,2020年协议里承诺的采购量,到头来只兑现了不到60%。这不短视是什么?光想着眼前一棒子打下去,压对方让步,却没算计长远依赖。 更气人的是,特朗普这推文里头,只提中国不买,却只字不提美国怎么让步。贸易这事儿,本来就是你来我往的买卖,中美经济体量那么大,互补性强,美国卖大豆、飞机、芯片,中国卖消费品、电子元件,大家都赚。强压一方,妥协另一方,哪有这么简单?中国那边明确表态,不会做亏本生意。要想重启大豆订单,美方得先撤掉那些不合理的关税壁垒,比如芬太尼相关的那些,影响太广了。还有台海稳定这块儿,美国公开反对分裂势力,才能让谈判有诚意基础。可特朗普呢?一贯的“美国优先”,眼里只有自家利益,谈判桌上总想占便宜。这心态搁哪儿都不灵,尤其是跟中国打交道,平等互利才是王道。想想欧盟、日本那些贸易伙伴,早几年就签了协议,关税降了,市场稳了,美国这边还在死磕,农民成了炮灰。 农民的日子真不好过。拿2019年来说,贸易战高峰,大豆价格跌到8美元一蒲式耳,十年最低。农场主们贷款还不上,拍卖土地的新闻天天见。政府补贴虽来,但附带条件多,环保要求一堆,好多老农场主应付不过来,直接关门。年轻一代呢?谁还愿意接班?学费贵,回报低,跑去城里开卡车了。农业部报告显示,贸易战后,美国农场破产率涨了20%,中西部州最重。特朗普的支持者里头,好多就是这些农民,2016年投他票,现在后悔的不少。媒体采访过一个伊利诺伊的豆农,说起补贴像施舍,丢人现眼,本来自力更生的,现在求爷爷告奶奶。 这事儿搁国际上,也不是孤例。贸易战不光伤美国,全球粮价都晃荡。中国转向南美买豆,巴西产量猛增,运费涨了,非洲那些穷国进口成本更高。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19年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大变,美国份额从50%掉到40%不到。长远看,这对中美都没好处。美国制造业想回流?供应链一断,成本飙升,企业叫苦。中国呢?自给自足努力,但进口依赖短期难改。专家分析,要真互利,得从WTO框架里谈,降关税、开市场、护知识产权,大家分蛋糕。特朗普那套单边主义,2018年试过,2025年重演,估计还得重蹈覆辙。
美国总统特郎普紧急宣布!当地时间10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紧急宣布
【5评论】【12点赞】